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警示

电信、短信、网络诈骗 大一新生容易被骗子盯上

2012年08月24日 13:40 信息来源:http://www.ccn.com.cn/news/xiaofeijingshi/2012/0824/434855.html

又到了八月底,轻松了二三个月的大学新生迎来了开学季,殊不知,新入学的大学生往往也是骗子们盯上的对象。他们由于缺乏社会经验,防范意识淡薄,容易成为诈骗警情的受害者。

目前,武汉市共有在校师生约104万人,校园占地广,学生、老师多,周边环境复杂,校内各类人员混杂。为了防止单纯的同学们上当受骗,本报特别联合市公安局独家发布“新生防骗指南”。

电信、短信、网络诈骗

骗子一般这样做:

●退学费诈骗。犯罪嫌疑人拨打受害人电话,声称按教育部门新政策可以退还部分人员的小学至中学期间的学费,致受害人被蒙蔽后,在ATM机上将银行卡上剩余资金转入骗子的账户。

●网上订、退票诈骗。犯罪嫌疑人在网上发布可订、退飞机、火车票的虚假信息,并留下400咨询电话,以绑定银行卡为由诱骗受害人通过网银、ATM机转账。

●盗取网络聊天账号密码冒充好友、亲戚诈骗。犯罪嫌疑人先利用黑客软件盗取他人的在线游戏、QQ、MSN等账号的密码,冒充账号主人与被骗对象聊天,然后以种种理由诱骗对方汇款到指定账户或进行网上购物。

●中奖信息诈骗。犯罪嫌疑人利用短信群发中奖短信、在网上设置弹出窗口等手段,假称彩票中奖、电话号码中奖、QQ号码中奖等中奖信息,要求中奖人打“兑奖热线”电话,以先交纳“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等为借口,诈骗钱财。

●利用钓鱼网站诈骗。犯罪嫌疑人在淘宝等品牌网站上发布低价购物信息后,诱骗买家登录陷阱网页,骗取买家银行账号和密码。

●出售考试答案诈骗。犯罪嫌疑人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校园宣传栏等发布出售“考研答案”、“自考答案”、“英语等级考试答案”等虚假信息,利用受害人不敢声张的心理实施诈骗。

接触性(街头)诈骗

骗子一般这样做:

●银行卡调包诈骗。在学生取款后银行卡尚未退出时,由一人吸引受害人注意力,同伙插入一张类型相似的废卡,待学生拿了废卡离开后,嫌疑人直接在取款机上盗取受害人银行卡内现金。

●冒充香港人、台湾人等街头借卡、借钱、借手机、借笔记本电脑诈骗。犯罪嫌疑人选择单身女大学生作为诈骗对象,冒充香港人接近受害人,以出车祸、身上钱已花完、银行卡不能用等为由,借受害人本地银行卡来转账或借手机、笔记本电脑联系家人,在骗取了受害者信任后找借口逃离现场,或者异地盗取现款。

●代销小件商品诈骗。犯罪嫌疑人利用学生想做兼职赚钱的心理,将假冒或者差量的日用品、文具送至学生寝室,骗取受害人的代理押金。

张某入学后想买笔记本电脑,但苦于囊中羞涩,只得在网上寻找二手笔记本。在一家知名的二手网站,他找到一条卖便宜笔记本电脑的信息,对方称是一部八成新的索尼电脑,原价1万多元,如今由于要买新电脑,1500元转让。

当天,张某通过工商银行网银将钱转入了指定账户。之后,骗子打电话给他说为防止工商部门检查,再交3000元风险金,货到后退回,张某同意了。第二天,张某又收到骗子的电话,称要交5000元的手续费,这时他才意识到被骗。

【律师点评】:网上购物一定要到正规的购物网站上购买,比如“淘宝网”等。网上购物支付方式最好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比如支付宝、财付通等支付平台。

武汉几个高校学生被一科技公司以每月1800元至2800元的暑期工协议“忽悠”到江苏、上海一带打工。该公司在学生出发之前,要求每人缴纳230元押金、杂费。想着钱不多,又能到外地打工赚不少钱,大学生便交齐了。

到达目的地后,120名大学生却发现中介公司 “人间蒸发”了,怎么也联系不上该公司的联络人。押金全都打了水漂,大学生流落异乡。

【律师点评】:通过中介公司找工作,一定要先查看中介公司的营业执照等资质,也可通过工商局网站查询该中介公司是否合法登记,缴纳中介费一定要求开具正规票据。另外,对于中介公司介绍的用人单位,一定要对该用人单位了解清楚,也可通过工商局网站查询用人单位的登记信息等资料,凡是用人单位收取押金的,都是不合法的,这样的用人单位也是不正规的。

点评律师:维力律师事务所张功武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