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货网购需谨防陷阱 低价商品可能有诈
新春将至,又到购置年货的旺季。无论是酒水饮料、糖果饼干、还是米面粮油、进口食品,足不出户轻点鼠标,就能轻松购买。为了抢占年末市场,商家摩拳擦掌,银行卡的线下打折大战也全面转向线上。然而,新型网购陷阱也层出不穷,消费者务必谨慎防范。
低价商品可能有诈
半个月前,南昌白领孙小姐网购时惊喜地发现一家网店优惠大酬宾,省去广告费用,直接让利给顾客赚好口碑,原价500多元的四件套大促销后只需1.96元。尽管她有些疑虑但看到店铺信用不低,反正两元钱也不多,还是下单付款,一些同事也跟风买了几套。有谨慎的同事拨通了淘宝热线,客服表示可能有诈。果然,几小时后这款四件套突然下架,4万笔订单被套。
业内人士分析以上案例有两种可能,一是利用顾客下单支付盗取地址和个人网上银行的账户及密码,转而高价售出。消费者不仅隐私被泄露,银行账户也存在被盗用的危险。另外一种可能是利用顾客的怕麻烦心理,就算事后发现是骗局也懒得去退1.96元,4万份订单中如果有一半不退款,卖家依然能得数万元。所以,网购时一定要小心低价,这并不意味着价低就不好,而是指当某一种商品的价格低得离谱时,就要小心猫腻了。
钓鱼链接轻易莫点
元旦时,周女士在一家网店购买过年请客的酒水,正欲下单时卖家称商品正好下架了,发给她一个网站链接,让她通过此链接购买。由于该网页和淘宝商品网页一模一样,陈女士没多留神便拍下付款。等回到真正淘宝页面查询时,却发现没有交易记录,这才知道中了钓鱼网站的招,1000多元不翼而飞。
专家表示,这是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电子商务的虚拟特性,依附“淘宝网”等知名购物平台,编撰散布虚假商品信息,以低价引诱顾客购物。待消费者上当后,发送仿冒链接,让消费者误以为是正常的商品交易页面。网监执法人员提醒消费者,不要轻易点击陌生人发来的地址,也不要随便搜索得来的链接,网上交易尽量通过正规交付平台进行,也不要随意在任何电脑上都去网购,个人电脑上最好安装正式的杀毒软件。
店铺信用仔细辨别
刚接触网购的大学生小朱在一家“双皇冠”(代表该网店信用等级较高)网店里购买了一件500元的大衣,因为实体店售价近千元,小朱一开始还沾沾自喜,到货后却发现大衣劣质,和专柜正品有明显区别。一打听才知道,这家网店是专门找人刷信用等级的,卖的都不是正品。
一般人都认为,信誉越高的网店,质量就越好,但业内人士透露,其实信用级别是可以“刷”出来的,目前网络上出现了专门帮助卖家炒作信用的黑色产业链,一手收钱,一手将不良网店的信用度人为炒高。消费者在选择网店时,一定要慎重。有网购达人整理出鉴别网店信誉的五大宝典:一看买家评论,如果买家在同一时段给好评,且都是价格比较低的商品,就有可能是“刷”信用;二看开店时间长短;三看成交量;四看看店铺的买入情况,检验其是否与其他卖家互刷信用;五看中差评和店家的解释。
正品说辞不能全信
李先生用年终奖在网上买了部新款i-Pad平板电脑,比实体店中便宜了500元。虽然店家一再保证绝对是正品,然而等拿到电脑后,却发现触屏手感远远比不上体验店的试用品,程序运行也不畅,根本就是山寨货。
类似货不对版、以次充好的店铺并不鲜见。在淘宝网,同一商品在不同卖家处存在不小差价,甚至很多商品用的都是一模一样的宣传图片,但价格却是“天壤之别”,其中有不少是不法商贩在鱼目混珠。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购买前一定要对商品价格心里有数,千万不能贪图一时的小便宜让后续损失更严重。在网购商品时最好截图,同时保留双方买卖时候的对话记录,以作为日后维权的凭证。
小贴士
一、注意看是否有实物图片。购买食品要确认其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要素,防止过期。
二、注意货比三家。年货促销不断增温,对同一商品的价格、品牌等可多做搜索比较。
三、注意保证交易安全。很多网站都通过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进行交易,没有收到商品前,不要确认收货。
四、注意早买,为快递预留时间。春节物流忙,如果太晚购买,一旦需要退换会不方便。
五、在收到包裹时,应该先打开包裹再签字,避免因邮递公司的过失而无法维权。
六、要注意索要相关凭证,以便发生纠纷时维权。
新春将至,又到购置年货的旺季。无论是酒水饮料、糖果饼干、还是米面粮油、进口食品,足不出户轻点鼠标,就能轻松购买。为了抢占年末市场,商家摩拳擦掌,银行卡的线下打折大战也全面转向线上。然而,新型网购陷阱也层出不穷,消费者务必谨慎防范。
低价商品可能有诈
半个月前,南昌白领孙小姐网购时惊喜地发现一家网店优惠大酬宾,省去广告费用,直接让利给顾客赚好口碑,原价500多元的四件套大促销后只需1.96元。尽管她有些疑虑但看到店铺信用不低,反正两元钱也不多,还是下单付款,一些同事也跟风买了几套。有谨慎的同事拨通了淘宝热线,客服表示可能有诈。果然,几小时后这款四件套突然下架,4万笔订单被套。
业内人士分析以上案例有两种可能,一是利用顾客下单支付盗取地址和个人网上银行的账户及密码,转而高价售出。消费者不仅隐私被泄露,银行账户也存在被盗用的危险。另外一种可能是利用顾客的怕麻烦心理,就算事后发现是骗局也懒得去退1.96元,4万份订单中如果有一半不退款,卖家依然能得数万元。所以,网购时一定要小心低价,这并不意味着价低就不好,而是指当某一种商品的价格低得离谱时,就要小心猫腻了。
钓鱼链接轻易莫点
元旦时,周女士在一家网店购买过年请客的酒水,正欲下单时卖家称商品正好下架了,发给她一个网站链接,让她通过此链接购买。由于该网页和淘宝商品网页一模一样,陈女士没多留神便拍下付款。等回到真正淘宝页面查询时,却发现没有交易记录,这才知道中了钓鱼网站的招,1000多元不翼而飞。
专家表示,这是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电子商务的虚拟特性,依附“淘宝网”等知名购物平台,编撰散布虚假商品信息,以低价引诱顾客购物。待消费者上当后,发送仿冒链接,让消费者误以为是正常的商品交易页面。网监执法人员提醒消费者,不要轻易点击陌生人发来的地址,也不要随便搜索得来的链接,网上交易尽量通过正规交付平台进行,也不要随意在任何电脑上都去网购,个人电脑上最好安装正式的杀毒软件。
店铺信用仔细辨别
刚接触网购的大学生小朱在一家“双皇冠”(代表该网店信用等级较高)网店里购买了一件500元的大衣,因为实体店售价近千元,小朱一开始还沾沾自喜,到货后却发现大衣劣质,和专柜正品有明显区别。一打听才知道,这家网店是专门找人刷信用等级的,卖的都不是正品。
一般人都认为,信誉越高的网店,质量就越好,但业内人士透露,其实信用级别是可以“刷”出来的,目前网络上出现了专门帮助卖家炒作信用的黑色产业链,一手收钱,一手将不良网店的信用度人为炒高。消费者在选择网店时,一定要慎重。有网购达人整理出鉴别网店信誉的五大宝典:一看买家评论,如果买家在同一时段给好评,且都是价格比较低的商品,就有可能是“刷”信用;二看开店时间长短;三看成交量;四看看店铺的买入情况,检验其是否与其他卖家互刷信用;五看中差评和店家的解释。
正品说辞不能全信
李先生用年终奖在网上买了部新款i-Pad平板电脑,比实体店中便宜了500元。虽然店家一再保证绝对是正品,然而等拿到电脑后,却发现触屏手感远远比不上体验店的试用品,程序运行也不畅,根本就是山寨货。
类似货不对版、以次充好的店铺并不鲜见。在淘宝网,同一商品在不同卖家处存在不小差价,甚至很多商品用的都是一模一样的宣传图片,但价格却是“天壤之别”,其中有不少是不法商贩在鱼目混珠。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购买前一定要对商品价格心里有数,千万不能贪图一时的小便宜让后续损失更严重。在网购商品时最好截图,同时保留双方买卖时候的对话记录,以作为日后维权的凭证。
小贴士
一、注意看是否有实物图片。购买食品要确认其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要素,防止过期。
二、注意货比三家。年货促销不断增温,对同一商品的价格、品牌等可多做搜索比较。
三、注意保证交易安全。很多网站都通过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进行交易,没有收到商品前,不要确认收货。
四、注意早买,为快递预留时间。春节物流忙,如果太晚购买,一旦需要退换会不方便。
五、在收到包裹时,应该先打开包裹再签字,避免因邮递公司的过失而无法维权。
六、要注意索要相关凭证,以便发生纠纷时维权。
- 头皮护理真能护出一头秀发?(2024-10-29)
- 网络AI训练营涉嫌向老年人“圈钱”(2024-10-29)
- 网购海参何以“收割”消费者?老丁海参、小兵海参等“黏性”营销有花招(2024-10-22)
- 聚焦“双11”•提品质促销费 |“双11”大促揭幕 “虚假破价”现身直播间(2024-10-18)
- 星期一、欧唯曼2款样品有害物质超标(202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