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现新型骗局:“航班取消”短信骗消费者转帐
2013年12月07日 14:15 信息来源:http://finance.china.com.cn/consume/xfjs/20131207/2028533.shtml
捏造中奖信息、虚构交通事故、假冒房产退税……现在短信诈骗手段可谓层出不穷,近期,河南出现以“航班取消”短信为噱头的新型骗局。
骗子会发短信到消费者的手机,谎称消费者乘坐的航班因故取消,需要在限定的时间内打通制定电话,进行机票改签和退票,另外,他们利用旅客着急出行的心理,另一方面,因为这种骗局设计得非常专业,短信中消费者的身份证号、航班信息都准确无误,因此也有不少消费者中招,按照对方的提示操作转帐从而受骗。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0月以来,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反馈的航班取消诈骗案例已经多达100多起,涉及国内多家航空公司以及部分的购票网站。
航空公司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航空公司以及品牌的购票网站往往拥有严密的信息保密体系,一般不会出现泄露消费者信息的情况,但是不排除信息会从其他环节泄露。
目前,公安机关已经进入部分案件进行调查。在此也提醒广大的消费者,在购票的时候,应该选择正规的航空公司网站、在线的旅游网站或代理商网站,察看它是不是拥有中国航空运输协会(CATA)资质认证,尽量避免通过搜索引擎打开陌生的购票网站。
捏造中奖信息、虚构交通事故、假冒房产退税……现在短信诈骗手段可谓层出不穷,近期,河南出现以“航班取消”短信为噱头的新型骗局。
骗子会发短信到消费者的手机,谎称消费者乘坐的航班因故取消,需要在限定的时间内打通制定电话,进行机票改签和退票,另外,他们利用旅客着急出行的心理,另一方面,因为这种骗局设计得非常专业,短信中消费者的身份证号、航班信息都准确无误,因此也有不少消费者中招,按照对方的提示操作转帐从而受骗。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0月以来,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反馈的航班取消诈骗案例已经多达100多起,涉及国内多家航空公司以及部分的购票网站。
航空公司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航空公司以及品牌的购票网站往往拥有严密的信息保密体系,一般不会出现泄露消费者信息的情况,但是不排除信息会从其他环节泄露。
目前,公安机关已经进入部分案件进行调查。在此也提醒广大的消费者,在购票的时候,应该选择正规的航空公司网站、在线的旅游网站或代理商网站,察看它是不是拥有中国航空运输协会(CATA)资质认证,尽量避免通过搜索引擎打开陌生的购票网站。
相关阅读:
- 谨防儿童电话手表“毁三观”(2024-09-05)
- 地方产业屡陷集体造假危机带来警示(2024-09-04)
-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学生用灯必威足球彩票 情况“读书郎”等2批次学生用灯不合格(2024-09-03)
- 特供酒专项治理|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特供酒”消费警示(2024-08-23)
- 谨防宠物“免费领养”陷阱(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