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警示:不要“见码就扫” 或致手机中病毒
2013年03月11日 10:05 信息来源:http://www.ccn.com.cn/news/xiaofeijingshi/2013/0311/476791.html
见到二维码,你会“扫一扫”吗?中国消费者协会昨天发布“3·15”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注意二维码背后暗藏安全风险,不要“见码就扫”。
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二维码逐渐走进大众的生活。它不只应用在查询促销信息、团购消费、在线视频等传统领域,电视媒体也开始利用二维码提升与用户的交互程度,甚至街头小广告也用上了二维码。但中消协指出,借助二维码传播恶意网址、发布手机病毒等不法活动也开始逐渐增多。一些不法分子会将有毒或带插件的网址生成一个二维码,对外宣称为优惠券、软件或视频等,以诱导用户进行扫描,达到获取推广费用或恶意扣费的目的。如刘女士在扫描二维码参加团购时,由于二维码中含有手机病毒,导致手机被扣除了百元话费。
中消协为此建议消费者,不要盲目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此外,手机二维码在线购物、支付更要谨慎,要看清网站域名,不要轻易点击反复自动弹出的小窗口页面,保护好自己的身份信息。如果用手机和银行卡绑定,不要在银行卡内储存过大数额的资金,避免发生连锁反应。
见到二维码,你会“扫一扫”吗?中国消费者协会昨天发布“3·15”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注意二维码背后暗藏安全风险,不要“见码就扫”。
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二维码逐渐走进大众的生活。它不只应用在查询促销信息、团购消费、在线视频等传统领域,电视媒体也开始利用二维码提升与用户的交互程度,甚至街头小广告也用上了二维码。但中消协指出,借助二维码传播恶意网址、发布手机病毒等不法活动也开始逐渐增多。一些不法分子会将有毒或带插件的网址生成一个二维码,对外宣称为优惠券、软件或视频等,以诱导用户进行扫描,达到获取推广费用或恶意扣费的目的。如刘女士在扫描二维码参加团购时,由于二维码中含有手机病毒,导致手机被扣除了百元话费。
中消协为此建议消费者,不要盲目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此外,手机二维码在线购物、支付更要谨慎,要看清网站域名,不要轻易点击反复自动弹出的小窗口页面,保护好自己的身份信息。如果用手机和银行卡绑定,不要在银行卡内储存过大数额的资金,避免发生连锁反应。
相关阅读:
- 聚焦“双11”•提品质促销费 |“双11”大促揭幕 “虚假破价”现身直播间(2024-10-18)
- 星期一、欧唯曼2款样品有害物质超标(2024-10-11)
- “天天招财爆单百货店”暗藏消费陷阱(2024-10-11)
- 谨防儿童电话手表“毁三观”(2024-09-05)
- 地方产业屡陷集体造假危机带来警示(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