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不鲜鲐鱼26人中毒 专家提醒:慎防中毒
2013年08月19日 09:21 信息来源:http://finance.china.com.cn/consume/xfjs/20130819/1736945.shtml
深圳上周发生一起因进食不新鲜鱼类而引起26人食物中毒事件,所有病人已康复出院。记者昨日从深圳疾控中心获悉,该中心提醒消费者及餐饮企业的加工人员,需选购加工新鲜的海产鱼,慎防组胺引起的食物中毒。
上周四,深圳市一职工食堂怀疑因进食不新鲜的鲐鱼(池鱼)引起26人食物中毒。病人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脸红、头晕、头痛、心跳加快、脉快,部分病人出现胸闷症状,至周五凌晨2时,所有病人已经痊愈出院。
深圳疾控中心专家介绍,鱼类引起组胺中毒,是指由于食用含有一定数量组胺的某些鱼类而引起的过敏性食物中毒,这是深圳市最常见的动物性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
为什么鱼类会引起组胺中毒?疾控专家介绍,海产鱼类中的青皮红肉鱼,如鲐鱼、金枪鱼、鲣鱼、秋刀鱼、鲭鱼、沙丁鱼体内组氨酸含量较高,当这类鱼贮存不当、鱼不新鲜时,当组胺积蓄到一定量时,进食后便使人产生过敏性中毒。
深圳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应避免食用不新鲜或腐败变质的鱼类食品。对于易产生组胺的青皮红肉鱼类,在烹调前可采取切两半后以冷水浸泡数小时以及烹饪时加少许醋等措施去毒。
深圳上周发生一起因进食不新鲜鱼类而引起26人食物中毒事件,所有病人已康复出院。记者昨日从深圳疾控中心获悉,该中心提醒消费者及餐饮企业的加工人员,需选购加工新鲜的海产鱼,慎防组胺引起的食物中毒。
上周四,深圳市一职工食堂怀疑因进食不新鲜的鲐鱼(池鱼)引起26人食物中毒。病人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脸红、头晕、头痛、心跳加快、脉快,部分病人出现胸闷症状,至周五凌晨2时,所有病人已经痊愈出院。
深圳疾控中心专家介绍,鱼类引起组胺中毒,是指由于食用含有一定数量组胺的某些鱼类而引起的过敏性食物中毒,这是深圳市最常见的动物性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
为什么鱼类会引起组胺中毒?疾控专家介绍,海产鱼类中的青皮红肉鱼,如鲐鱼、金枪鱼、鲣鱼、秋刀鱼、鲭鱼、沙丁鱼体内组氨酸含量较高,当这类鱼贮存不当、鱼不新鲜时,当组胺积蓄到一定量时,进食后便使人产生过敏性中毒。
深圳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应避免食用不新鲜或腐败变质的鱼类食品。对于易产生组胺的青皮红肉鱼类,在烹调前可采取切两半后以冷水浸泡数小时以及烹饪时加少许醋等措施去毒。
相关阅读:
- 头皮护理真能护出一头秀发?(2024-10-29)
- 网络AI训练营涉嫌向老年人“圈钱”(2024-10-29)
- 网购海参何以“收割”消费者?老丁海参、小兵海参等“黏性”营销有花招(2024-10-22)
- 聚焦“双11”•提品质促销费 |“双11”大促揭幕 “虚假破价”现身直播间(2024-10-18)
- 星期一、欧唯曼2款样品有害物质超标(202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