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易受骗 买保健产品认准“蓝帽子”
记者昨日获悉,近期,荔湾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受理涉及“保健食品”的投诉举报数量较多,来访人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居多,所反映的情况均是购买的“保健食品”存在产品质量问题,且价格昂贵,被骗取高额钱财。被骗者涉及金额少则数万,高则达到40多万元。
总结 不法分子常用手法
荔湾区食药监局应急管理科对该类投诉举报汇总分析后发现,不法分子多采取如下几种手法:
1.先免费后骗钱
不法分子及经营者利用老年群体身体多病、对保健食品知识了解不足的实情,采取免费量血压、免费测血脂、免费按摩、上门直销等形式,打破消费者心理障碍。在逐渐取得消费者信任后,就高价销售普通食品或保健食品,骗取高额钱财。
2.以次充好卖高价
一些不法分子“打擦边球”,利用一些非法进口食品或国产的普通食品冒充“保健食品”,以高昂的费用销售给老年人。
3.上门直销后失联
许多销售人员采取“上门直销”的形式销售产品,没有固定场所,没有合法资质。当消费者发觉骗局后向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投诉,行政管理部门在办理此类案件时往往已找不到销售人员,存在取证难等问题。
提醒 买保健产品认准“蓝帽子”
荔湾区食药监局提醒老年朋友,选购保健食品应注意:
1.选正规渠道
到正规的商场或获得许可有资质的企业选购。
2.找“蓝帽子”标识
目前市场上在售的保健食品,都必须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或卫生部的许可,有批准文号,并在产品外包装上标注有“蓝帽子”标识。保健食品的外包装是不允许宣称有治疗功效的,因此,标注有治疗功效的保健食品都是非法产品。
3.与家人沟通
不要轻易相信上门推销的保健食品。不要盲目相信保健功能,一旦身体不适,要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正规的诊断治疗。不要轻信免费组织旅游的外出活动,不参加“健康会议”、“讲座”等。购买保健食品时,多与子女或家里的年轻人沟通,谨慎购买。
记者昨日获悉,近期,荔湾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受理涉及“保健食品”的投诉举报数量较多,来访人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居多,所反映的情况均是购买的“保健食品”存在产品质量问题,且价格昂贵,被骗取高额钱财。被骗者涉及金额少则数万,高则达到40多万元。
总结 不法分子常用手法
荔湾区食药监局应急管理科对该类投诉举报汇总分析后发现,不法分子多采取如下几种手法:
1.先免费后骗钱
不法分子及经营者利用老年群体身体多病、对保健食品知识了解不足的实情,采取免费量血压、免费测血脂、免费按摩、上门直销等形式,打破消费者心理障碍。在逐渐取得消费者信任后,就高价销售普通食品或保健食品,骗取高额钱财。
2.以次充好卖高价
一些不法分子“打擦边球”,利用一些非法进口食品或国产的普通食品冒充“保健食品”,以高昂的费用销售给老年人。
3.上门直销后失联
许多销售人员采取“上门直销”的形式销售产品,没有固定场所,没有合法资质。当消费者发觉骗局后向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投诉,行政管理部门在办理此类案件时往往已找不到销售人员,存在取证难等问题。
提醒 买保健产品认准“蓝帽子”
荔湾区食药监局提醒老年朋友,选购保健食品应注意:
1.选正规渠道
到正规的商场或获得许可有资质的企业选购。
2.找“蓝帽子”标识
目前市场上在售的保健食品,都必须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或卫生部的许可,有批准文号,并在产品外包装上标注有“蓝帽子”标识。保健食品的外包装是不允许宣称有治疗功效的,因此,标注有治疗功效的保健食品都是非法产品。
3.与家人沟通
不要轻易相信上门推销的保健食品。不要盲目相信保健功能,一旦身体不适,要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正规的诊断治疗。不要轻信免费组织旅游的外出活动,不参加“健康会议”、“讲座”等。购买保健食品时,多与子女或家里的年轻人沟通,谨慎购买。
- 头皮护理真能护出一头秀发?(2024-10-29)
- 网络AI训练营涉嫌向老年人“圈钱”(2024-10-29)
- 网购海参何以“收割”消费者?老丁海参、小兵海参等“黏性”营销有花招(2024-10-22)
- 聚焦“双11”•提品质促销费 |“双11”大促揭幕 “虚假破价”现身直播间(2024-10-18)
- 星期一、欧唯曼2款样品有害物质超标(202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