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打假维权

慕容雪村等作家告苹果案开庭审理

2012年10月15日 08:46 信息来源:http://www.cqn.com.cn/news/cjpd/632611.html

中国作家维权联盟诉苹果公司应用商店APP Store侵犯著作权案,又有新进展。10月11日,慕容雪村等8位作家告苹果案在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作家共提出索赔1000余万元。不过,8位作家均没到庭,而是委托律师出庭应诉。

将连续开庭

据了解,此为作家联盟起诉苹果公司第一批开庭的案件,接下来还有韩寒等作者起诉苹果侵权的案件。作家维权联盟去年7月就向苹果公司发出律师函,直到昨日才正式开庭,可谓一波三折。

中国作家维权联盟代理律师王国华介绍,法院发出的开庭通知表明,此次开庭涉及李承鹏等8位作家,共34部作品,韩寒等其他5位作家的诉讼有待法院下次审理。而法庭经过合议后,确定案件公开审理,但是涉及到有关商业秘密时,可以采取不公开质证方式,或者公开质证不宣读涉及秘密的事项的方式进行。

多位原告认为,信息网络传播权是著作权人享有的非常重要的权利,而苹果公司没有经过著作权人许可通过App Store下载涉案作品,是对这项权利的严重侵犯。

法庭上,原被告双方都带上了大量证据材料应诉,原告方摆出来的涉案图书包括李承鹏著的《李可乐抗拆记》,与他人合作的《中国足球内幕》,何马的《藏地密码》以及沧月的多部作品,以此证明原告8位作家对这些作品享有的著作权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

首先处理的是李承鹏案。其代理律师王国华称,《李可乐抗拆记》是中国第一部以拆迁和抗拆迁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出版不到半年销量就达40万册。苹果公司未经授权,上传到苹果商店并提供有偿下载服务,给原告造成损失。要求苹果公司删除在线作品,致歉并赔偿30余万元。

为此,苹果公司辩称没有侵权,不同意赔偿。苹果公司称没有参与运营商店的开发运营,当庭提出自己不是真正的运营商,要求追加开发应用程序的开发者zilla和经营商卢森堡公司为被告。

记者了解到,此次诉讼案直到昨日才正式开庭,是因为今年5月苹果公司向法院提出了系列管辖权异议,北京二中院驳回此苹果申请。

此次“交战”起源于去年7月,韩寒、慕容雪村、南派三叔、麦家等20多位作家发现自己的作品在未经任何授权的情况下,被苹果应用程序商店摆上“货架”出售。随后,作家们组成维权联盟采取集体诉讼的形式,就苹果公司涉嫌盗版侵权提起诉讼。

13人获立案

目前,20多位作家中,已经有13人的诉求获得立案。

不过,让作家维权联盟对诉讼充满信心的是,9月27日,北京二中院一审判决认定苹果的APP Store构成对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著作权侵权,赔偿经济损失52万元。据了解,此前,苹果向法院提起管辖权异议,但是被北京二中院驳回。

关于涉嫌侵权的问题,苹果公司也鲜少在媒体面前回应。

“目前,苹果在中国出现的侵权行为,主要表现在其应用商店中出现了大量未经授权的电子图书和视频等,这类诉讼案件在网络盛行的当下,十分普遍。”上海汇业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吴冬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苹果公司总部在美国,其应用商店均为网络,给很多遭遇侵权的维权者带来了不便和困难。

吴冬表示,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苹果应用商店确实存在盗版侵权嫌疑,但还需相关部门确认后才能做出最终判断。“从另一个角度看,对于涉及侵权的产品,苹果公司也有自己的苦衷。在线商店每天都会上传大量的内容,他们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部分上传者具有一定的反审查能力,甚至可以躲避审查。苹果在线商店看到的只是一个名字,具体的内容是什么,根本无从查起。”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