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评论

西安晚报:卖苹果也得“实名制”谁该脸红?

2011年01月10日 15:11 信息来源:http://www.ccn.com.cn/news/xiaofeipinglun/2011/0110/342072.html

近日,央视对北京东郊水果批发市场和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销售装苹果纸箱夹层中灌水泥欺骗消费者现象进行了报道。几天后记者来到这两家市场走访,发现装苹果的纸箱里多了一张张的身份证明。新发地市场批发苹果的商户告诉记者,从15日起,装苹果纸箱夹层中灌入水泥的不准进入市场,更严格的是,现在卖苹果已经开始实行实名制了。

商户在装苹果的纸箱中灌入水泥,不但欺骗了消费者,侵害了他们的利益,更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在媒体对这一现象曝光之后,两家批发市场开始封杀水泥苹果箱,并对卖苹果实行实名制,无疑是亡羊补牢之举,能对造假行为起到一定制约。

然而,卖苹果也实行实名制,在笔者看来是一个莫大的悲哀,这样的现象绝非正常。想想,连几十元的简易包装苹果都要附身份证明,人们购物时还能相信什么?

众所周知,商场、超市里出售的工业制品,需要有规范的生产标识,但普通的生鲜水果之类,只有极少数优质品牌才有名片。批发市场卖的蔬菜水果,从来不需要实名制,因为它们的品质往往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低价的生鲜产品搞实名制根本搞不过来。卖苹果要实名制,卖梨、橘子呢?今后是否买把青菜,也要卖菜者给一张身份证明”?

事实上,在笔者看来,两家批发市场对卖苹果实行实名制,也是被曝光后的临时无奈之举,很难长期坚持下去。原因有二:其一,既然装苹果的纸箱可以造假,纸箱的身份证明就不能吗?其二,消费者买一两箱苹果,尤其是买了送礼的,苹果或箱子被发现有问题,很难会去找经营者算账,毕竟成本较高,而且光有名字也难维权。

市场对卖苹果实行实名制,缘于出现了水泥苹果箱,而在装苹果纸箱中灌水泥,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按照一些商户的说法,是因为苹果价格上涨,卖苹果不赚钱,只好使用水泥纸箱来增加重量。其实,真正的原因,无非一是经营者诚信缺失,二是市场管理者失职。现在,类似水泥苹果箱之类营销创意,正呈越来越多的趋势,如果只是推出卖苹果实名制之类,公众只能悲哀无望。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