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唇枪舌剑”式的听证会再多些吧
据1月7日《新闻晨报》报道,浙江省杭州市规划局拟将西湖区一块城市绿地变更为建设高楼所用,于去年12月29日召开听证会,听取周边居民意见,并说明变更理由和依据。然而,面对居民举法条、讲道理的犀利提问,与会官方代表哑口无言,最后竟不顾现场居民强烈反对,单方面宣布听证会结束,颇有些“落荒而逃”的味道。
听证会制度,即行政机关在做出涉及公共利益的行政行为前,邀请相关公众,对行为的可行性、合理性、合法性等进行论证、辩论的过程。比如,价格听证、立法听证等。听证会制度的建立和推广,体现了公权力尊重民意、吸纳民意,保证科学民主决策,公平维护公众与公共利益的意愿。近年来,中央和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制定了专门的听证程序、规则及办法,一些地方也在积极践行。
然而,问题并非不存在。一方面,还有不少地方尚未建立起常态化的听证会制度,仍然处于“想听就听、不想听则不听”的状态。1月7日,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发布《2010年零点中国公共服务公众评价指数报告》,其中一项数据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5个城市的4000余名居民中,表示2010年当地政府在制定或调整水电气价格前经常主动召开听证会的比率只有7.9%。不可否认,居民的表示或许和有关部门实际召开听证会的数量有一定差距,但多少说明一些地方听证会制度远未落实。另一方面,一些听证会的实效性屡遭质疑,“参会人员选拔不够公开”、“逢听必涨”、“通知会”、“走过场”云云。
从这样的现实语境来看,杭州市的这个听证会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至少人家是积极主动召开听证会的,并且邀请了30多名真正的居民代表。面对居民的犀利追问和讽刺,有关方面也没说出“你到底代表谁说话”之类的言论。这与那些不主动听证、在听证代表身份上做手脚、态度蛮横的地方和部门相比,算是比较坦诚的。当然,它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少。
这次听证会上,有备而来、侃侃而谈的不是相关政府部门,而是居民代表;听证过程中不是“赞成”、“肯定”此起彼伏,而是据“法”力争,一致“反对”,“不合作”;听证的结果不是大多数人同意通过,而是主办方近乎“落荒而逃”。从更具建设意义的角度看,它在提醒有关部门,听证会不是一言堂,更不是照本宣科、走走形式,随着公众法治理念、参与意识、权利意识的提高,犀利的声音将越来越多。如果有关部门不懂得倾听这些声音、尊重这些声音,尴尬的结局恐怕将越来越多。这同时在提醒相关部门,严格依法行政、依程序办事,是赢得公信力的重要前提。
程序正义是实体正义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听证会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只是一种手段,其真正的意义在于通过维护公民知情权、参与权的方式,更好地保障其财产权、生存发展权等。比如,水电气等价格听证关系着公民生活成本支出的多少,规划用地听证关系着公民能否享受充分的绿地、宜居的环境,立法听证关系着公民的权益如何得到切实维护。
听证会制度运行得顺畅与否,检验着一个政府的包容程度、开放程度和民主程度。我们期待,类似的“唇枪舌剑”、“真刀真枪”式的听证会多些、再多些,因为民主不仅是个好东西,更应该是个真东西。
据1月7日《新闻晨报》报道,浙江省杭州市规划局拟将西湖区一块城市绿地变更为建设高楼所用,于去年12月29日召开听证会,听取周边居民意见,并说明变更理由和依据。然而,面对居民举法条、讲道理的犀利提问,与会官方代表哑口无言,最后竟不顾现场居民强烈反对,单方面宣布听证会结束,颇有些“落荒而逃”的味道。
听证会制度,即行政机关在做出涉及公共利益的行政行为前,邀请相关公众,对行为的可行性、合理性、合法性等进行论证、辩论的过程。比如,价格听证、立法听证等。听证会制度的建立和推广,体现了公权力尊重民意、吸纳民意,保证科学民主决策,公平维护公众与公共利益的意愿。近年来,中央和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制定了专门的听证程序、规则及办法,一些地方也在积极践行。
然而,问题并非不存在。一方面,还有不少地方尚未建立起常态化的听证会制度,仍然处于“想听就听、不想听则不听”的状态。1月7日,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发布《2010年零点中国公共服务公众评价指数报告》,其中一项数据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5个城市的4000余名居民中,表示2010年当地政府在制定或调整水电气价格前经常主动召开听证会的比率只有7.9%。不可否认,居民的表示或许和有关部门实际召开听证会的数量有一定差距,但多少说明一些地方听证会制度远未落实。另一方面,一些听证会的实效性屡遭质疑,“参会人员选拔不够公开”、“逢听必涨”、“通知会”、“走过场”云云。
从这样的现实语境来看,杭州市的这个听证会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至少人家是积极主动召开听证会的,并且邀请了30多名真正的居民代表。面对居民的犀利追问和讽刺,有关方面也没说出“你到底代表谁说话”之类的言论。这与那些不主动听证、在听证代表身份上做手脚、态度蛮横的地方和部门相比,算是比较坦诚的。当然,它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少。
这次听证会上,有备而来、侃侃而谈的不是相关政府部门,而是居民代表;听证过程中不是“赞成”、“肯定”此起彼伏,而是据“法”力争,一致“反对”,“不合作”;听证的结果不是大多数人同意通过,而是主办方近乎“落荒而逃”。从更具建设意义的角度看,它在提醒有关部门,听证会不是一言堂,更不是照本宣科、走走形式,随着公众法治理念、参与意识、权利意识的提高,犀利的声音将越来越多。如果有关部门不懂得倾听这些声音、尊重这些声音,尴尬的结局恐怕将越来越多。这同时在提醒相关部门,严格依法行政、依程序办事,是赢得公信力的重要前提。
程序正义是实体正义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听证会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只是一种手段,其真正的意义在于通过维护公民知情权、参与权的方式,更好地保障其财产权、生存发展权等。比如,水电气等价格听证关系着公民生活成本支出的多少,规划用地听证关系着公民能否享受充分的绿地、宜居的环境,立法听证关系着公民的权益如何得到切实维护。
听证会制度运行得顺畅与否,检验着一个政府的包容程度、开放程度和民主程度。我们期待,类似的“唇枪舌剑”、“真刀真枪”式的听证会多些、再多些,因为民主不仅是个好东西,更应该是个真东西。
- 警惕网红产品裹挟青少年(2024-10-29)
- 福建省消委会开展灭蚊灯比较试验 木之林、澳柯玛等15款样品蚊虫捕杀率较低(2024-10-25)
- 眼部按摩仪效果到底怎么样?浙江省消保委发布眼部按摩仪比较试验结果(2024-09-25)
- 遇台风列车停运、车祸受伤没去成演唱会,猫眼平台不退费合理吗?(2024-08-21)
- 消费者不该成为网络博主直播引流的工具(2024-04-19)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4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