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评论

羊城晚报:“民心工程”成摆设,问责不能成摆设

2011年02月12日 11:22 信息来源:http://www.ccn.com.cn/news/xiaofeipinglun/2011/0212/346420.html

政府投资数千万元改水,结果送走了高氟水,却引来了发黄的铁锰水。辽宁新民市的防氟改水民心工程,变成部分群众的伤心工程

斥资千万的民心工程就这样打了水漂,成了摆设,不能不让群众伤心。而更让人伤心的是,直到现在,没有一个部门被问责,没有一个责任人被追究。—— “民心工程成摆设,而问责居然也成了摆设!“民心工程为何成摆设?记者调查发现,这个改水工程未经科学勘测和论证就盲目开工,赶工期、赶任务,导致巨额投资成了摆设。归结起来,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决策失误

正是因为决策失误,才使得近年来一些地方的民心工程沦为面子工程半拉子工程,甚至伤心工程。这些工程原本是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可是,由于蒙上权力决策者的功利色彩政绩魅影,于是,这些工程就变了味道,脱离了民心、民意和民利的本意,成了少数人的政绩工程

近年来,因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令人触目惊心。据统计,我国七五九五期间,投资决策失误率在30%左右,资金浪费及经济损失在4000亿-5000亿元。昆明市委书记仇和曾经说过,决策失误造成损失也是腐败,而且是更可怕的腐败。

决策失误频仍,缘于对决策者约束不够,问责不力。任何决策都有一定风险,公共决策也概莫能外。为了尽可能地降低和规避公共决策的风险,就必须要有配套的决策约束机制和问责机制。只有让决策者付出决策失误的代价,才能倒逼决策者降低决策风险,减少决策失误。

如果决策者能够预想到决策失误应有的风险代价,对问责存有敬畏之心的话,我想,是不会未经科学勘测和论证就盲目开工,更不会拼着命地赶工期的。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