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评论

京华时报:假离婚真购房 限购令需补漏

2011年02月22日 15:59 信息来源:http://www.ccn.com.cn/news/xiaofeipinglun/2011/0222/347688.html

《弟子规》有言德有伤,贻亲羞。咱总不能为了敛财和致富就到了把那啥当做那啥使的地步吧?

 北京市海淀法院日前发出警示:针对当下一些人想钻房产调控政策的空子,试图通过假离婚、假登记、假社保等方式,规避房产调控限购令,以达到骗购住房的行为,用三个案例现身说法,不仅告诫了那些想动歪脑筋的人不要自作聪明,以免破财招恶心;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爱情、亲情、友情在遭遇现实利益诱惑情形下的重新咂摸。

以上三种作假行为,无一不是想钻政策的空子,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用世间最为可贵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作筹码,让爱情、亲情、友情等统统沦为个人敛财甚或私欲膨胀的工具。但人算往往不及天算,从法院揭示的三个案例中,我们看到的不是双方默契地合作与最后的皆大欢喜,而是一个又一个的背信弃义乃至反目成仇。

其实,在经济社会中,每个人追求财富的愿望都无可厚非。但凡事皆要有度,更要有节,不能失守诚信与道德的底线,不能一味只被心中的欲望牵引。

当然,假离婚,假登记,假社保,也有真的一面;那就是:假的只是两个人私下默契与交易产生的行为,而真的却是履行了一整套严格而规范的手续。但是,这个真手续却往往保护不了在这个交易过程中的真正的目的。当默契中的一方,尤其是被假借的那一方不仗义或者玩猫腻时,假借的那一方则往往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所有在爱情、亲情和友情粉饰下的泡影,在白纸黑字的法律文件面前倏然破灭。

有网友戏言:北京籍贯男女今后可以出租结婚证,用购房佣金发财致富了。我相信绝大多数的人对此仅是一哂,未必会当真。且不说相关法律规定会对此有诸多限制,就是从心理与道德层面,又有哪个人能有如此的气度与胸襟呢?《弟子规》有言德有伤,贻亲羞。咱总不能为了敛财和致富就到了把那啥当做那啥使的地步吧?

再回到海淀法院的警示,可见有关各方用心良苦。如此警示,不仅有未雨绸缪、防微杜渐乃至丑话说在前头等法律层面的提醒规劝,也有对欲用上述各招购房者的设身处地着想与苦口婆心。但这还不够,既然有人在钻政策的空子抖机灵,那么如何补漏?给有关部门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