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评论

中国消费者报:为“黄金宝地”建保障房喝彩

2011年03月07日 19:22 信息来源:http://www.ccn.com.cn/news/xiaofeipinglun/2011/0307/349748.html

为解决部分环卫工人急迫的住房需求,江苏省镇江市在城中西片的金山风景区和东片的焦山风景区,各建了一处环卫公寓。在当地人眼里,环卫公寓所在地可是黄金宝地,交通便捷,风景优美。当地住建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不仅仅是环卫公寓,目前镇江市保障房建设选址基本都在黄金地段

这是一条让人眼前一亮的新闻,我们应该为镇江市的做法喝彩叫好。

关于保障房建设的意义,众所周知,不用笔者赘言。实事求是地说,一些地方政府过去对待这项事关民生幸福的工作,态度不够端正,行动不够积极,完成保障房建设任务需要层层签订军令状,就是一个最好的反证。如果大家都争着抢着为百姓建设保障房,国务院就不用三令五申,签军令状也没有什么必要了。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简单。建设保障房,一要占用土地,二要建设资金。一块土地建了保障房,就减少了地方政府一笔卖地收入,这对一些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官员来说,可是剜心的疼痛。再说建设保障房,不仅没收入,还得投入资金,建好后还得补贴资金给租房户,一些缺乏公共财政意识的地方领导,自然不是很心甘情愿。因此,一些地方消极对待保障房建设,老百姓也就见怪不怪了。

可是国家如此重视保障房建设,在军令状的威压下,主事者再不情愿,也得有所行动。但是,在有些城市,好地块是不会留给保障房的,于是一些人把保障房安置到了偏远的郊区,或者一些没有商业价值的废弃地块。于是,就出现了有的地方特困户弃住廉租房的报道,有的地方把廉租房建在垃圾场上引发群众质疑的报道。这无疑是执政理念的偏差和民生情怀的不足所造成的怪象。

反观镇江市的做法,就体现了一种正确的执政理念和深挚的民生情怀。城市中的黄金宝地,除了交通发达风景优美,往往也是其他各种公共服务设施比较先进比较完善的地方,是方便民众生活的地方。将保障房建在这里,在方便低收入者生活的同时,也体现了一种实在的公平。政府虽然少了点收入,但赢得的是民心,这才是政府最大的、最有价值的收入

这样诚挚为民的风景,不应该是镇江市一枝独秀,而应该是华夏大地百花争艳满眼春。怎样才能催生这百花争艳的场景,值得我们好好探究。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