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评论

羊城晚报:“天价医疗费”有没“专业欺诈”成分

2011年04月11日 16:34 信息来源:http://www.ccn.com.cn/news/xiaofeipinglun/2011/0411/353357.html

49岁的湖北籍外来工吴喜英因胆管结石入住东莞市凤岗镇广济医院,经过28天的治疗未能痊愈,于321日死亡,留给丈夫肖国海一张长达9页的45万元欠费单。住院费用表列出320多项收费项目,其中一月输液330公斤、输血14000多毫升与病人死后仍在计费引发质疑。(《新京报》48日)

一位患者住院28天可以收获多少?东莞广济医院给出的答案是:320多收费项目、输液330公斤、输血14000多毫升。然而,尽管接受了这么多的治疗,这位患者仍然未能保住性命,而她的家属却不得不在她的身后收到了一张高达45万元的欠费单。

2845万元,平均每天的住院费用高达1.6万,的确令人咋舌。不过,假如就此便认定医院方面是在乱收费,的确也有些冤枉。事实上,从收费清单来看,45万中有43万是病人转入ICU后产生的。为了对危重病人提供最及时最到位的治疗,ICU病房不得不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给予不计成本的投入和最完善的保障,集中了医院最高端的设备和最强的医护人员,高成本带来高收费,也就并不意外了。现实中,ICU往往以小时计费,计费单位也动辄上千,假如危重患者又有其他医疗服务需求,最终产生天价账单,也就并不意外了。

不难看出,45万元的医疗欠账其实未必是被医院多算了,尤其是当病人仅仅缴纳了1300元,医院便先行垫付费用对患者进行抢救和治疗,不谈钱,先救人的医院还真是堪称仁至义尽。不难设想,假如先全力救人的医院反而因为后收费而遭遇质疑,究竟该先收钱还是先救人,还真是要让医疗机构无所适从。

不过,不谈钱,先救人固然是医疗机构的应尽之责,为了救人不惜一切代价,要说也体现了医院救死扶伤的专业精神。然而,2845万元的医疗账单恐怕并不能因此便天经地义。恰恰相反,不惜一切代价,其实仍需考虑患者及其家属的承受能力,尽量在节省医疗成本,降低医疗费用的前提下为患者提供救助,同样是医疗机构的职责,至于ICU病房的必要性,也同样值得商榷。现实中,既然ICU病房的特殊性,决定了病人一旦进入,基本与患者家属隔绝,医院到底为病人进行了哪些治疗,根本无从知晓。正因此,ICU病房也的确沦为一些缺德医院专业欺诈的工具。

基于上述视点,不谈钱,先救人固然没错,但是,“2845万元的账单背后,仍然暴露出医疗服务的失当,或多或少还闪烁着过度诊疗的魅影。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