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评论

中国消费者报:婚礼式颁证不妨成为可选项

2011年04月15日 18:29 信息来源:http://www.ccn.com.cn/news/xiaofeipinglun/2011/0415/353921.html

记者近日获悉,为了改变轻登记、重婚宴的现状,民政部正打算推出婚礼式颁证。在将来,新人们结婚登记时,有望身披婚纱,伴随着浪漫的乐曲,手挽手走上红地毯,面对庄严的国徽许下美好誓言,在父母和亲友的见证下,领取相约一生的红本本结婚证(据412日《扬子晚报》报道)。

步入婚姻殿堂,是人生一件大事。按照我国传统的习俗,广邀亲朋好友,大摆婚宴,显得隆重而热闹,似乎这样才是办喜事的正道。近些年,随着国人腰包渐鼓,一些人的婚宴越办越铺张,攀比之风在一些地方也日盛一日,民俗中原本表达心意的喜庆随礼,又蜕变成标准越来越高的份子钱。于是乎,好端端的婚庆喜事,却成为一些人显摆、敛财的道具,另一些人不堪其扰的人情负担。婚礼请柬被人们以无奈的口吻,戏称为红色罚单,盖由于此。

移风易俗,政府有责。为了引导社会婚俗观从轻登记、重婚宴转向重登记、轻婚宴,一些地方的民政部门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尝试。通常情况下,准备结婚的恋人带上相关材料,到民政部门的婚姻登记机构填张表,拍张合影,就能把红本本领到手。有的婚姻登记机构为了让这一过程更显庄重,引入了仪式化的元素。比如,设立专门的颁证台,颁证员主持一个简短的仪式,询问新人们无论健康还是疾病,是否都会相依相爱等,然后让其在婚姻登记证上象征性地签字,台下的工作人员同时为这一过程拍照留影。

婚礼式颁证则更进一步,它将婚姻登记、颁证与婚礼合二为一,政府工作人员为当事人颁发结婚证的同时,为其举办一场庄重、浪漫的婚礼仪式。新人的双方父母、亲朋好友均可参加观礼,整个过程不需要请婚庆公司策划、主持,也不需要预订酒店,大大淡化了婚礼的商业气息。这项服务在山东省青岛市一经推出,即受到欢迎,从20096月至今,已有上千对新人选择以这种方式步入了婚姻殿堂。

因此,从树立婚俗新风的角度看,民政部打算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婚礼式颁证,无疑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想必会得到很多人的赞成。但是,笔者也想冒昧地提醒,在推广婚礼式颁证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自愿和无差别化的原则。

婚礼式颁证需要增加场地、设施、人员的投入,至少从青岛市的实施情况看,完全免费不太现实。因此,是否选择这种形式,必须完全出于当事人的自愿,不能有丝毫的变相强迫。推出婚礼式颁证,目的是移风易俗,不是为了和婚庆公司抢生意,不宜以增加对不同收入人群的吸引力为由,设立三六九等的档次和收费标准,煽起新的攀比奢靡之风。地方民政部门只要在这两个方面把好关,婚礼式颁证就是一个对民众有益无害的可选项,克服传统观念的阻力,使其逐渐成为时尚的潮流,就会有更广大的民意基础。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