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评论

新华每日电讯:有多少“国际半例”在损害公众利益

2011年06月29日 18:26 信息来源:http://www.ccn.com.cn/news/xiaofeipinglun/2011/0629/363470.html

前晚,组团而行的13名乘客,前往首都机场乘机时,却被告知由于机票超售,只能换3张登机牌。乘客们质疑,超售具有欺骗性,耽误了乘客行程,致使乘客利益受到侵害。北京南航地面服务有限公司一名负责人称,超售乃国际惯例,出于避免座位虚耗。(626日《京华时报》)

尽管这13名乘客每人得到航空公司的赔偿1150元,但是,从网友们跟帖包括这些乘客,都不认同航空公司负责人超售是国际惯例的说辞,大家觉得,航空公司只采用对自己有利的那一半——只管卖超售机票,而对旅客告知的那一半却没学来,难怪乎,人们普遍认为航空公司在大搞国际半例

超售机票而言,的确是国际航空公司通用的惯例。可是,在国外,这项国际惯例有着完整的制度保障机制。航空公司卖超售票时,必须要有提前告知制度,并且还有鼓励乘客让座的经济补偿措施。假设乘客遇上因超售而耽误了行程,国外航空公司对于那些不急于离开、愿意让出座位改乘其他航班的乘客有极为优厚的待遇,不但减免票价、负责食宿,而且还给出一笔可观的经济补偿金。

其实,一些部门和企业在与国际接轨时,把国际惯例搞成国际半例,无时无刻地侵害着公众切身利益,并非航空公司独自一家。譬如,广受诟病的银行收费。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大都打着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旗号,向客户开征了银行卡年费等多如牛毛的各项收费。令人费解的是,国内的银行管理者们,只学会人家的收费,而对国外银行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和良好信誉的学习,却毫无兴趣可言,以至于客户对此怨声载道。

还有近年来石油巨头也都是扛着与国际接轨的大旗,尽管价格赶上甚至超过国际油价了,可国内石油的内在品质却与国外相差很远。换言之,在油价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同时,油质却没有与国际市场接轨。如按照目前无铅汽油的国家标准,硫含量不得大于0.08%,烯烃含量不得大于35%,而国际上无铅汽油的这两项标准分别是不得大于0.02%20%

必须看到,就目前而言,喜好国际惯例搞成国际半例的,大都属于垄断企业或竞争不充分行业。因为,这种利益博弈是在利益主体发育非常不平衡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就出现了这种怪圈,这些垄断企业只接轨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部分,而对自己不利的那一部分,选择了逃避和放弃,从而逐渐演变成既得利益者的制胜法宝

说到底,国内企业或行业之所以学会了接轨国际半例,其根源在于垄断。只有垄断,才能造成如此局面。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政府要从体制入手,打破垄断,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公平竞争的态势;与此同时,政府从行政和法律上,来清理一下令公众眼花缭乱的国际惯例,让徒有虚名的国际例,淘汰出局,尽早在公众的视野中消失。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