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评论

南宁日报:地沟油机械化源于“监管机械化”

2011年06月30日 18:37 信息来源:http://www.ccn.com.cn/news/xiaofeipinglun/2011/0630/363790.html

充斥北京、河北、天津市场的一些油品,可能来自泔水油、炸货油、动物废弃油脂。近日,记者暗访多家地沟油黑窝点,其日加工能力合计已近百吨,加工工艺、提炼设备经过多年升级,对油品识别也愈发困难,并通过地下渠道不断流向食品加工企业、粮油批发市场,甚至以小包装形式进入超市。(629日《京华时报》)

围剿地沟油战斗似乎进入白日化,一方面不断有地沟油老巢被端,另一方面地沟油进入机械化规范生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实践证明,这种围剿式打击、突击式行动,只能收获阶段性成果,不可能实现斩草除根”“斩尽杀绝

地沟油机械化生产,说明其抗打击能力的提升、生产设备的更新、产业链条的接长、生产技术与工艺的升级,甚至可以得到许可认证。这不,天津一家地沟油工厂的办公室墙上挂着卫生许可证。一些工厂负责人说,他们各种证件齐全,不怕检查,甚至通过QS认证。这才是最大的杯具杯具里不仅盛着地沟油,更装满监管体制的落后。

早有成熟的定论:目前食品安全事件多发,一个很关键的病因就是目前的多头分段管理体制。有关人士直指其弊:农业、工商、卫生、质监等十几个部门均涉及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标准政出多门,缺乏操作性。各部门之间或者争夺监管权,或者相互推诿监管责任,最终造成监管不力,问题难究。有些食品安全问题,在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中都有可能出现,每个部门都要进行管理;有些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明显属于哪个环节,每个部门都认为不属于自己的范围而不去监管。地沟油的监管同样涉及卫生监督、食品安全、工商管理、质量监督、环保、市政市容等多个部门,监管体制的弊端早就浮出面。

地沟油机械化源于监管机械化多头分段管理体制形成多龙治水格局,并且这种格局已施行多年,一成不变,墨守成规,机械化运作了若干年。监管机械化,只会继续让我们的胃承受化学品甚至有毒物品的伤害。监管的体制性弊端,助长了企业的违规甚至违法行为,以至于榨干了企业的道德血液。企业的道德血液靠自我生成,更靠周密的监督管理体制合成,很多新鲜血液恰恰靠外力的注入

民意民智已过河,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还在摸石头。严格的监管,科学的监管,才是食品安全的长久之计、根本之策。这里面就涉及制度设计与制度伦理问题。眼下,更有必要对相关的食品安全制度的正当、合理与否进行伦理评价,以便兴利除弊、与时俱进。唯如此,才能让制度伦理与道德伦理携手并进,才能用先进的制度与体制保障食品安全。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