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评论

莫让“微信”交流成“危信”

2012年10月24日 09:36 信息来源:http://www.ccn.com.cn/news/xiaofeipinglun/2012/1024/446568.html

据《青年报》报道,对于众多年轻的微控迷,只要将手机增加“摇一摇”、“漂流瓶”或“附近的人”软件启用,就能看到周围无数微信一族的人像。尽管与这些人素不相识,但微信却成为了沟通桥梁,殊不知这里却隐藏着某些犯罪分子。

这些年,网络社交的参与人数呈爆炸式增长。但它在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同时,也迅速成为违法犯罪的温床,因为这些拥有相当科技含量的社交方式,容易使年轻人放松警惕。而时下的流行方式是做潮人、用微信、写微博。微信等新型网络社交工具,能迅速打破人际边界,使两个陌生人相识、甚至相恋,但它也正在成为不法分子进军的“新领地”,利用微信和微博诈骗、抢劫、强奸的案件时有发生。那么,该如何既充分享受新型网络社交工具所带来的便利,又避免上当受骗?

笔者认为,微信只是一种交流工具,无所谓好坏。作为近年来发展较快、用户较多的手机微信交友软件、手机QQ交友等软件,通过软件中的“摇一摇”、“漂流瓶”、“附近的人”等多种软件应用程序,用户一方面可以体验快速交友的便利,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盲目交友的风险,对于这类新型交友聊天工具,年轻人应有防范意识,一定要多长个心眼,谨防上当。就像当年email、QQ聊天软件刚刚出现时一样,大量不法分子蜂拥而至,利用网络的低成本,盘算着各种不轨的企图。而通过微信结交的朋友大部分都是同城间“熟悉的陌生人”,更具有真实性和接近性,因此年轻人更要提高警惕。

微信尚新,却已经被人利用作不法勾当。这种骗局,其实跟以往强调的“小心网友”是一个理,在时下,一些电子软件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也不必将微信这样的新事物给妖魔化。作为商家,在开发产品时,也应建立相应的安全机制,如添加识别、过滤等功能,将类似广告、诈骗等信息直接拦截。此外,还应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也是防范科技被不法利用的有力工具。作为手机用户,只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并合理合法的使用一些应用软件,不给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对不熟悉的手机软件交友邀请应谨慎使用,别让“微信”成“危信”,这才是真正解决“微信”骗局的根本之道。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