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日报:岂能让“楼倒倒”压碎公众安全感
12月16日中午12时10分,浙江宁波市江东区徐戎三村一幢六层民房突然倒塌,引发极大关注。对于房屋倒塌原因,宁波市住建委初步分析,因为该楼房建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按照当时规范,底层承重砌体结构不设防潮层,且由于使用过程中,散水破坏严重,造成砖基础长期处于雨水浸泡,使墙体潮湿,引起承重墙体风化严重,导致底层墙体强度不足引起倒塌。(12月17日《中国新闻网》)
安居方能乐业,这是很多中国人认同的观念。一栋6层的民房瞬间轰然倒塌,沉沉地击中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倒塌的民房建成于1989年12月,算起来刚好23年的楼龄。我不禁想到两年前,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的一句话:“我国住房使用寿命只能持续25至30年”,看来此言不虚。如果那些建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楼房都会被仇部长一语成谶,成为“楼倒倒”、“楼脆脆”、“楼歪歪”的话,不知有多少人将寝食难安。
根据宁波市住建委初步分析,楼房倒塌的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以前的规范不严密,没有建造防潮层;二是使用过程中散水破坏严重,致使砖基础长期处于雨水浸泡。这样的解释显然难以服众。一方面,众所周知,宁波处于多雨的江南,而且是沿海城市,建筑的防潮设计在古时候就开始运用,为何现代建筑反而忽略了?另一方面,既然雨水等对房屋基础有影响,这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23年来,作为房屋质量监管部门,是否按时进行房屋安全检查?是否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补救?为何直到房屋倒塌才怪老天爷?
把房屋质量问题怪罪到老天爷身上,这不是第一例。前年7月的一场大雨后,成都“校园春天”小区原来距离就很近的两栋楼房居然微微倾斜,靠在了一起,路面、围墙开裂,相邻的阳台窗户已经无法打开,被大家称为“楼歪歪”。事实上,中国住房的平均寿命只有25至30年,不光是因为盲目的大拆大建,建筑质量差同样是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在无数住房建筑质量事件被曝光之后,除了排查、修缮等一些技术性的补救措施之外,几乎很少听说有谁被追责,既往不咎成了一种“传统”。而宁波有关部门把责任推给老天爷,估计也是在为继承这种“传统”做铺垫。这无疑暴露出建筑质量倒查机制的缺失。
正如德国现代建筑大师瓦尔特所言:“建筑始于工程完结之处”,一栋房屋的价值也应当在它的寿命中得到体现。发达国家的建筑,像英国的平均寿命达到了132年,而美国的建筑寿命也达到了74年。相比而言,23年楼龄简直就是夭折。显然,有关部门该打破既往不咎的惯例了,启动责任倒查机制,追溯既往,对一切建筑质量问题都查个水落石出,宁波“楼倒倒”是如何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验收者、监管者应该承担什么责任?问题的发生是由于渎职还是背后有权钱交易?如果这些问题不查清、不追责、不处置,又是一番“举一反三”“全面排查”、重新补救施工,这不仅包庇坏人,无法给逝者一个交代,也难以避免更多“楼倒倒”的出现。
《黄帝宅经》中说:宅者,人之本。老百姓积攒几十年的血汗钱换来一套房子,住在里面却人心惶惶,没有安全感,确实是个笑不出的“黑色幽默”。
12月16日中午12时10分,浙江宁波市江东区徐戎三村一幢六层民房突然倒塌,引发极大关注。对于房屋倒塌原因,宁波市住建委初步分析,因为该楼房建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按照当时规范,底层承重砌体结构不设防潮层,且由于使用过程中,散水破坏严重,造成砖基础长期处于雨水浸泡,使墙体潮湿,引起承重墙体风化严重,导致底层墙体强度不足引起倒塌。(12月17日《中国新闻网》)
安居方能乐业,这是很多中国人认同的观念。一栋6层的民房瞬间轰然倒塌,沉沉地击中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倒塌的民房建成于1989年12月,算起来刚好23年的楼龄。我不禁想到两年前,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的一句话:“我国住房使用寿命只能持续25至30年”,看来此言不虚。如果那些建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楼房都会被仇部长一语成谶,成为“楼倒倒”、“楼脆脆”、“楼歪歪”的话,不知有多少人将寝食难安。
根据宁波市住建委初步分析,楼房倒塌的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以前的规范不严密,没有建造防潮层;二是使用过程中散水破坏严重,致使砖基础长期处于雨水浸泡。这样的解释显然难以服众。一方面,众所周知,宁波处于多雨的江南,而且是沿海城市,建筑的防潮设计在古时候就开始运用,为何现代建筑反而忽略了?另一方面,既然雨水等对房屋基础有影响,这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23年来,作为房屋质量监管部门,是否按时进行房屋安全检查?是否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补救?为何直到房屋倒塌才怪老天爷?
把房屋质量问题怪罪到老天爷身上,这不是第一例。前年7月的一场大雨后,成都“校园春天”小区原来距离就很近的两栋楼房居然微微倾斜,靠在了一起,路面、围墙开裂,相邻的阳台窗户已经无法打开,被大家称为“楼歪歪”。事实上,中国住房的平均寿命只有25至30年,不光是因为盲目的大拆大建,建筑质量差同样是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在无数住房建筑质量事件被曝光之后,除了排查、修缮等一些技术性的补救措施之外,几乎很少听说有谁被追责,既往不咎成了一种“传统”。而宁波有关部门把责任推给老天爷,估计也是在为继承这种“传统”做铺垫。这无疑暴露出建筑质量倒查机制的缺失。
正如德国现代建筑大师瓦尔特所言:“建筑始于工程完结之处”,一栋房屋的价值也应当在它的寿命中得到体现。发达国家的建筑,像英国的平均寿命达到了132年,而美国的建筑寿命也达到了74年。相比而言,23年楼龄简直就是夭折。显然,有关部门该打破既往不咎的惯例了,启动责任倒查机制,追溯既往,对一切建筑质量问题都查个水落石出,宁波“楼倒倒”是如何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验收者、监管者应该承担什么责任?问题的发生是由于渎职还是背后有权钱交易?如果这些问题不查清、不追责、不处置,又是一番“举一反三”“全面排查”、重新补救施工,这不仅包庇坏人,无法给逝者一个交代,也难以避免更多“楼倒倒”的出现。
《黄帝宅经》中说:宅者,人之本。老百姓积攒几十年的血汗钱换来一套房子,住在里面却人心惶惶,没有安全感,确实是个笑不出的“黑色幽默”。
- 警惕网红产品裹挟青少年(2024-10-29)
- 福建省消委会开展灭蚊灯比较试验 木之林、澳柯玛等15款样品蚊虫捕杀率较低(2024-10-25)
- 眼部按摩仪效果到底怎么样?浙江省消保委发布眼部按摩仪比较试验结果(2024-09-25)
- 遇台风列车停运、车祸受伤没去成演唱会,猫眼平台不退费合理吗?(2024-08-21)
- 消费者不该成为网络博主直播引流的工具(2024-04-19)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4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