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食品“早产”监管必须补漏
2012年12月28日 13:26 信息来源:http://www.ccn.com.cn/news/xiaofeipinglun/2012/1228/460382.html
近日有市民爆料,北京某饮料公司代加工产品存在“早产”现象。今年12月21日的产品,生产日期竟标为2013年1月1日。
目前我国监管部门对食品保质期并没有统一明晰的规定,期限、标示多由企业自己确定。而与此同时,无论《食品安全法》还是《食品标识管理规定》,对过期食品的处罚要求也较为模糊,不太给力,这为食品“早产”和“延期”埋下了制度空间。
尽管生产日期造假与食品本身造假有所不同,但这种造假难以察觉,不仅会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威胁,更会引发公众对保质期的信任危机。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尽快采取措施,堵上这个制度漏洞。
近日有市民爆料,北京某饮料公司代加工产品存在“早产”现象。今年12月21日的产品,生产日期竟标为2013年1月1日。
目前我国监管部门对食品保质期并没有统一明晰的规定,期限、标示多由企业自己确定。而与此同时,无论《食品安全法》还是《食品标识管理规定》,对过期食品的处罚要求也较为模糊,不太给力,这为食品“早产”和“延期”埋下了制度空间。
尽管生产日期造假与食品本身造假有所不同,但这种造假难以察觉,不仅会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威胁,更会引发公众对保质期的信任危机。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尽快采取措施,堵上这个制度漏洞。
相关阅读:
- 警惕网红产品裹挟青少年(2024-10-29)
- 福建省消委会开展灭蚊灯比较试验 木之林、澳柯玛等15款样品蚊虫捕杀率较低(2024-10-25)
- 眼部按摩仪效果到底怎么样?浙江省消保委发布眼部按摩仪比较试验结果(2024-09-25)
- 遇台风列车停运、车祸受伤没去成演唱会,猫眼平台不退费合理吗?(2024-08-21)
- 消费者不该成为网络博主直播引流的工具(2024-04-19)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4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