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收费治乱要让银行口服心诚
针对银行业久已存在的收费乱象,监管部门正打出一系列 “组合拳”。
日前,中国银监会发布《中国银监会关于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的通知》(下文简称 《通知》),重拳整治存贷款和服务收费两大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贷款定价提出了7项禁止性规定。此后不久,银监会又联合央行、国家发改委发布《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文简称《办法》)。
监管层近期的这些举动,再结合去年银监会、央行、发改委联合下发的《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免除部分服务收费的通知》,不难发现相关部门的整肃之心一直存在也很坚决。
事实上,银行业服务收费的乱象由来已久。有媒体报道曾指出,2003年10月1日出台的 《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明确银行收费项目仅300多种,而日前公布的《办法》中列出的收费项目已多达3000种。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银行业的收费项目急剧增长,虽然叫停乱收费之声屡屡喊出,但收费项目却是“越减越肥”。也因此,才会有零钞清点费、跨行取现手续费、小额账户管理费、打印对账单费、开户、销户手续费,密码重置费等等让人目不暇接的收费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与此前规定银行停止对部分服务收费的做法不同,此次监管部门似乎更为强调市场的作用和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比如,《办法》规定了将商业银行服务价格分为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和市场调节价。并且要求,商业银行服务价格应严格实行明码标价制度,充分披露服务价格信息,保障金融消费者获得价格信息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服务的权利。
但是这些规定,也引发了一些质疑。诸如对于政府定价、指导价的指定范围过窄;银行拥有的“市场调节价”的空间过大;监管部门对于银行收费的干预力度还不够大等等。所有的“矛盾”焦点都在于——虽然监管指出银行收费要“明码标价”,但这价如何标,收费范围如何定等问题,尚有许多地方需要明确甚至进一步完善。
目前我国银行业某种程度上仍属于垄断行业。作为银行客户,面对银行时难免有权利不对等的感觉。比如,当客户走进银行,只能由着银行“说一不二”,来决定服务的价格。
作为金融产品的消费者,银行客户要的权利,其实不只是银行在收费时的明码标价。客户更希望的是,在未来的某天,银行可以放下身段,多倾听来自他们的声音——比如,在制定政府定价的收费标准时,是否可以来场听证会?而在遭遇不合理的收费后,客户是否也可以依据相关法律,明确自身的各项权责,进而向银行讨要损失补偿?
针对银行业久已存在的收费乱象,监管部门正打出一系列 “组合拳”。
日前,中国银监会发布《中国银监会关于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的通知》(下文简称 《通知》),重拳整治存贷款和服务收费两大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贷款定价提出了7项禁止性规定。此后不久,银监会又联合央行、国家发改委发布《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文简称《办法》)。
监管层近期的这些举动,再结合去年银监会、央行、发改委联合下发的《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免除部分服务收费的通知》,不难发现相关部门的整肃之心一直存在也很坚决。
事实上,银行业服务收费的乱象由来已久。有媒体报道曾指出,2003年10月1日出台的 《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明确银行收费项目仅300多种,而日前公布的《办法》中列出的收费项目已多达3000种。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银行业的收费项目急剧增长,虽然叫停乱收费之声屡屡喊出,但收费项目却是“越减越肥”。也因此,才会有零钞清点费、跨行取现手续费、小额账户管理费、打印对账单费、开户、销户手续费,密码重置费等等让人目不暇接的收费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与此前规定银行停止对部分服务收费的做法不同,此次监管部门似乎更为强调市场的作用和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比如,《办法》规定了将商业银行服务价格分为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和市场调节价。并且要求,商业银行服务价格应严格实行明码标价制度,充分披露服务价格信息,保障金融消费者获得价格信息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服务的权利。
但是这些规定,也引发了一些质疑。诸如对于政府定价、指导价的指定范围过窄;银行拥有的“市场调节价”的空间过大;监管部门对于银行收费的干预力度还不够大等等。所有的“矛盾”焦点都在于——虽然监管指出银行收费要“明码标价”,但这价如何标,收费范围如何定等问题,尚有许多地方需要明确甚至进一步完善。
目前我国银行业某种程度上仍属于垄断行业。作为银行客户,面对银行时难免有权利不对等的感觉。比如,当客户走进银行,只能由着银行“说一不二”,来决定服务的价格。
作为金融产品的消费者,银行客户要的权利,其实不只是银行在收费时的明码标价。客户更希望的是,在未来的某天,银行可以放下身段,多倾听来自他们的声音——比如,在制定政府定价的收费标准时,是否可以来场听证会?而在遭遇不合理的收费后,客户是否也可以依据相关法律,明确自身的各项权责,进而向银行讨要损失补偿?
- 警惕网红产品裹挟青少年(2024-10-29)
- 福建省消委会开展灭蚊灯比较试验 木之林、澳柯玛等15款样品蚊虫捕杀率较低(2024-10-25)
- 眼部按摩仪效果到底怎么样?浙江省消保委发布眼部按摩仪比较试验结果(2024-09-25)
- 遇台风列车停运、车祸受伤没去成演唱会,猫眼平台不退费合理吗?(2024-08-21)
- 消费者不该成为网络博主直播引流的工具(2024-04-19)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4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