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周边商品如何让人放心
气温升高,校园门口也逐渐热闹起来。昨天(29日),记者走访了镇江市区中、小学校周边的小吃摊及附近的商铺。与以前不同,学校门口架钢丝床、铺塑料布售卖的商贩几乎不见了踪影,类似“酸梅粉”等简易包装的三无产品也是少之又少。不过,一些供学生们吃、用、玩的商品质量仍令人担忧。
流动商贩放学时“安营扎寨”
昨天(29日)下午4点左右,花山路上一所小学的学生们放学后,纷纷走出校门,有的孩子寻找着来接的家长,有的则在周边几家小店门前驻足,慢慢闲逛。最吸引孩子们的还是那些诱人的小吃,凉皮、炸臭豆腐、鸡排、小馄饨……“孩子年纪小,常常管不住自己,我们也不可能总盯着他们,孩子放学偷偷买一些,我们哪里知道?”一位家长无奈地说。
记者发现,与以前相比,学校门口确实“清爽”了很多,一些将小商品放在钢丝床、塑料布上售卖的商贩不见了,食品商铺越来越多。一些推着车叫卖的流动商贩离学校大门较远,一般在百米以外,但这无法阻挡孩子们“吃”的乐趣。市区一些学校周边,到了下午放学的时间,无照经营的流动商贩们便提前半个小时在学校附近“安营扎寨”,炸起了火腿肠、甜不辣、香肠、土豆片、豆腐皮等小食品。一串串裸露在外,每串只卖五角到一块钱的小食品,很受孩子们欢迎。这些流动商贩一般都无证经营,没有办过任何手续,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摊点上炸制食品的油锅周围已满是黑色的油污,诸多肉制品摆放在流动车上风吹日晒,放了学的孩子们前来购买时,摊主摆弄食物的手直接接过了小面值的钞票。
学校周边不仅食品安全存在隐患,许多小卖铺出售的玩具,安全状况也令人担忧。中山东路、花山路上的两所学校,离校门不足百米的几家小店几乎全是小门面的文具店,但每家店都摆了张桌子在店外,上面摆的不是文具,而是各式玩具。在东岳巷,记者上前询问一家小店的店主,最近流行哪些玩具,她指着从小店里伸出的木板,上面摆满了魔方、塑料弹簧、变形金刚、玩具枪等玩具,这些玩具虽有塑料包装盒,但外包装上落有一层灰尘,随手拿起几样,能看出玩具质量并不太好,有的还散发着刺鼻的气味。
学校家长的防护有些力不从心
每次当食品安全亮起红灯时,人们最担心的是孩子。在问题奶粉、瘦肉精、添加剂风波面前,人们对食品显得更加谨慎。可是,面对学校周边那些潜伏在孩子身边的隐患,学校和家长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记者采访中获悉,有些家长可谓“用心良苦”。正在南门大街附近一所幼儿园门口接孩子的程先生介绍说,20多年前,他上小学的时候也经常在学校周边的地摊上买小零食吃,“最喜欢的是学校门口的羊肉串,早餐舍不得吃,省下来的钱几乎全买了羊肉串。”程先生回忆称,那时父母阻止他乱买羊肉串吃的方法就是“欺骗”,谎称羊肉串的肉是死老鼠做的,他听了害怕,以后就再也没吃过,直到长大了才知道父母是故意骗他的。现在,他每天接女儿放学,走在路上,女儿看到南门大街两旁食品店里的食品,总喊着要吃,他也是用类似的方法“欺骗”女儿,让她打消这个念头,“20年前的羊肉串好歹还是‘肉’做的,如今的食品真不知道是什么做的,净加一些搞不清楚的东西。”
与程先生采用的方法不同,市民王女士为了避免路边不安全的商品对儿子造成的伤害,她每天坚持接送孩子上学、放学,这也成了孩子经常抱怨自己失去人身自由的原因。王女士说,她想给孩子一些空间,让孩子学会自立,但是她怕孩子乱买东西或者在路上不小心发生意外,“现在孩子手上都有零花钱,尽管嘱咐孩子不要乱吃乱买东西,但防得了一时,总有疏忽的时候。”所以她宁愿自己辛苦一些。
一些教师也无奈地表示,很多家长禁止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门口买小食品、小玩具,甚至有的家长通过不给或少给零花钱来控制孩子乱买东西,可是由于孩子自控能力弱等原因,经不住诱惑,还是常常要买。而学校也三令五申不准孩子将零食带进学校,看到危险的玩具也会没收。她介绍说,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中,经常会强调不要购买校园周边的劣质商品,甚至一些低年级的孩子放学时都有老师统一带队离校,学校的门卫也对学生们加强监管。但是出了校门,离学校远一些,校方在管理方面就力不从心了。很多家长和教师希望工商、卫生、食品监管等部门站出来进行监管,加大引导、服务、巡查力度,对学校内及其周边食品经营者、文具玩具店进行不定期检查,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食品进销货台账以及不合格食品退市等制度。
儿童服装成学校周边新问题
学校周边是经营户集中地,仅以京口工商部门的统计为例,其辖区有小学15所、中学10所,学校周边各类经营户近470户。对这些经营户的监管,成为工商等部门一项重要的工作。记者了解到,这两天,京口工商部门正针对校园周边市场进行检查。昨天,记者跟随采访时发现,长期受到关注的食品问题在很多的学校周边已经显得不再突出,而另一些儿童用品,比如服装的问题更值得关注。
和以前一样,乳制品、饮料、糕点、膨化食品、火腿肠、糖果、袋装豆制品以及自制水煮、油炸小食品等是重点对象。象山工商所的一位负责人介绍说,春、夏季是食源性疾病和食品安全事故的多发期,特别是中考、高考即将开始,校园及周边食品进入消费旺期。中小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识别能力不强,极易发生各种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工商部门要求经营户建立进货台账并实施索证索票制度,坚决取缔无照经营。虽然食品是检查中最重要的内容,不过,到昨天为止的检查当中,工商部门发现的问题食品并不多。在京口实验小学门口,工商执法人员发现有一家食品店销售的8盒绿豆酥无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这是为数不多的几个食品问题之一。
“通过检查,我们发现大多数学校周边儿童用品经销店证照齐全,能做到亮证亮照规范经营,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参与检查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在桃花坞小学、解放路小学和春蕾幼儿园等校园周边,有店铺销售的部分儿童玩具仅有“中国制造”的标注,缺少其他任何标识。还有一些彩笔、挂件、魔具刀等儿童用品无厂名、厂址等标识。下午跟随大市口工商所工作人员检查的时候,记者又发现了一些类似的玩具。在解放路小学,一家玩具店的“水晶公仔”包装上没有生产厂家等资料。另有一些小玩具的包装盒上只标注着“made in china”甚至韩文。当时正是下午4点左右,这些玩具吸引了成群的孩子。问题也被执法人员注意到了。工商部门认为,这些产品质量差,无安全保证,属于典型的“三无”产品。
除了小食品、玩具和文具以外,工商部门为这次检查增加了另一个重点:儿童服装。相比食品和玩具、文具,工商部门昨天查获的一些儿童服装则是一个更新的问题。京口工商部门在花山湾广场对两家儿童用品商店进行检查时发现了这些儿童服装。这些服装的标识上没有厂名、没有厂址,也没有布料成分、安全等级。这让执法人员警觉起来。在上午的行动当中,工商部门就暂扣了儿童服装112套。这些服装大多为内衣,且做工粗糙,“无论从质量上还是从安全上都没有保证”。工商执法人员向记者说,这样的服装给儿童来穿显然是非常不合适的。执法人员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当场责令整改。
除了服装,工商部门还暂扣儿童玩具156件、德国NUK奶嘴52个——这些奶嘴竟然没有任何中文标识。执法人员将对上述问题作进一步调查处理。京口工商部门提醒说,对校园周边新设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工商部门都有具体准入要求。如从事食品经营、餐饮小吃的必须领取《食品流通许可证》和《餐饮服务许可证》方可领取营业执照。校园周边500米以内,娱乐歌厅、网吧、棋牌、彩票等行业一律不得准入。对从事食品、文化、文具用品的校园周边经营户,工商部门要求必须建立商品索证索票制度、进货查验制度、经营户自律承诺上墙制度,进货、销售台账齐全。
气温升高,校园门口也逐渐热闹起来。昨天(29日),记者走访了镇江市区中、小学校周边的小吃摊及附近的商铺。与以前不同,学校门口架钢丝床、铺塑料布售卖的商贩几乎不见了踪影,类似“酸梅粉”等简易包装的三无产品也是少之又少。不过,一些供学生们吃、用、玩的商品质量仍令人担忧。
流动商贩放学时“安营扎寨”
昨天(29日)下午4点左右,花山路上一所小学的学生们放学后,纷纷走出校门,有的孩子寻找着来接的家长,有的则在周边几家小店门前驻足,慢慢闲逛。最吸引孩子们的还是那些诱人的小吃,凉皮、炸臭豆腐、鸡排、小馄饨……“孩子年纪小,常常管不住自己,我们也不可能总盯着他们,孩子放学偷偷买一些,我们哪里知道?”一位家长无奈地说。
记者发现,与以前相比,学校门口确实“清爽”了很多,一些将小商品放在钢丝床、塑料布上售卖的商贩不见了,食品商铺越来越多。一些推着车叫卖的流动商贩离学校大门较远,一般在百米以外,但这无法阻挡孩子们“吃”的乐趣。市区一些学校周边,到了下午放学的时间,无照经营的流动商贩们便提前半个小时在学校附近“安营扎寨”,炸起了火腿肠、甜不辣、香肠、土豆片、豆腐皮等小食品。一串串裸露在外,每串只卖五角到一块钱的小食品,很受孩子们欢迎。这些流动商贩一般都无证经营,没有办过任何手续,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摊点上炸制食品的油锅周围已满是黑色的油污,诸多肉制品摆放在流动车上风吹日晒,放了学的孩子们前来购买时,摊主摆弄食物的手直接接过了小面值的钞票。
学校周边不仅食品安全存在隐患,许多小卖铺出售的玩具,安全状况也令人担忧。中山东路、花山路上的两所学校,离校门不足百米的几家小店几乎全是小门面的文具店,但每家店都摆了张桌子在店外,上面摆的不是文具,而是各式玩具。在东岳巷,记者上前询问一家小店的店主,最近流行哪些玩具,她指着从小店里伸出的木板,上面摆满了魔方、塑料弹簧、变形金刚、玩具枪等玩具,这些玩具虽有塑料包装盒,但外包装上落有一层灰尘,随手拿起几样,能看出玩具质量并不太好,有的还散发着刺鼻的气味。
学校家长的防护有些力不从心
每次当食品安全亮起红灯时,人们最担心的是孩子。在问题奶粉、瘦肉精、添加剂风波面前,人们对食品显得更加谨慎。可是,面对学校周边那些潜伏在孩子身边的隐患,学校和家长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记者采访中获悉,有些家长可谓“用心良苦”。正在南门大街附近一所幼儿园门口接孩子的程先生介绍说,20多年前,他上小学的时候也经常在学校周边的地摊上买小零食吃,“最喜欢的是学校门口的羊肉串,早餐舍不得吃,省下来的钱几乎全买了羊肉串。”程先生回忆称,那时父母阻止他乱买羊肉串吃的方法就是“欺骗”,谎称羊肉串的肉是死老鼠做的,他听了害怕,以后就再也没吃过,直到长大了才知道父母是故意骗他的。现在,他每天接女儿放学,走在路上,女儿看到南门大街两旁食品店里的食品,总喊着要吃,他也是用类似的方法“欺骗”女儿,让她打消这个念头,“20年前的羊肉串好歹还是‘肉’做的,如今的食品真不知道是什么做的,净加一些搞不清楚的东西。”
与程先生采用的方法不同,市民王女士为了避免路边不安全的商品对儿子造成的伤害,她每天坚持接送孩子上学、放学,这也成了孩子经常抱怨自己失去人身自由的原因。王女士说,她想给孩子一些空间,让孩子学会自立,但是她怕孩子乱买东西或者在路上不小心发生意外,“现在孩子手上都有零花钱,尽管嘱咐孩子不要乱吃乱买东西,但防得了一时,总有疏忽的时候。”所以她宁愿自己辛苦一些。
一些教师也无奈地表示,很多家长禁止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门口买小食品、小玩具,甚至有的家长通过不给或少给零花钱来控制孩子乱买东西,可是由于孩子自控能力弱等原因,经不住诱惑,还是常常要买。而学校也三令五申不准孩子将零食带进学校,看到危险的玩具也会没收。她介绍说,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中,经常会强调不要购买校园周边的劣质商品,甚至一些低年级的孩子放学时都有老师统一带队离校,学校的门卫也对学生们加强监管。但是出了校门,离学校远一些,校方在管理方面就力不从心了。很多家长和教师希望工商、卫生、食品监管等部门站出来进行监管,加大引导、服务、巡查力度,对学校内及其周边食品经营者、文具玩具店进行不定期检查,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食品进销货台账以及不合格食品退市等制度。
儿童服装成学校周边新问题
学校周边是经营户集中地,仅以京口工商部门的统计为例,其辖区有小学15所、中学10所,学校周边各类经营户近470户。对这些经营户的监管,成为工商等部门一项重要的工作。记者了解到,这两天,京口工商部门正针对校园周边市场进行检查。昨天,记者跟随采访时发现,长期受到关注的食品问题在很多的学校周边已经显得不再突出,而另一些儿童用品,比如服装的问题更值得关注。
和以前一样,乳制品、饮料、糕点、膨化食品、火腿肠、糖果、袋装豆制品以及自制水煮、油炸小食品等是重点对象。象山工商所的一位负责人介绍说,春、夏季是食源性疾病和食品安全事故的多发期,特别是中考、高考即将开始,校园及周边食品进入消费旺期。中小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识别能力不强,极易发生各种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工商部门要求经营户建立进货台账并实施索证索票制度,坚决取缔无照经营。虽然食品是检查中最重要的内容,不过,到昨天为止的检查当中,工商部门发现的问题食品并不多。在京口实验小学门口,工商执法人员发现有一家食品店销售的8盒绿豆酥无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这是为数不多的几个食品问题之一。
“通过检查,我们发现大多数学校周边儿童用品经销店证照齐全,能做到亮证亮照规范经营,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参与检查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在桃花坞小学、解放路小学和春蕾幼儿园等校园周边,有店铺销售的部分儿童玩具仅有“中国制造”的标注,缺少其他任何标识。还有一些彩笔、挂件、魔具刀等儿童用品无厂名、厂址等标识。下午跟随大市口工商所工作人员检查的时候,记者又发现了一些类似的玩具。在解放路小学,一家玩具店的“水晶公仔”包装上没有生产厂家等资料。另有一些小玩具的包装盒上只标注着“made in china”甚至韩文。当时正是下午4点左右,这些玩具吸引了成群的孩子。问题也被执法人员注意到了。工商部门认为,这些产品质量差,无安全保证,属于典型的“三无”产品。
除了小食品、玩具和文具以外,工商部门为这次检查增加了另一个重点:儿童服装。相比食品和玩具、文具,工商部门昨天查获的一些儿童服装则是一个更新的问题。京口工商部门在花山湾广场对两家儿童用品商店进行检查时发现了这些儿童服装。这些服装的标识上没有厂名、没有厂址,也没有布料成分、安全等级。这让执法人员警觉起来。在上午的行动当中,工商部门就暂扣了儿童服装112套。这些服装大多为内衣,且做工粗糙,“无论从质量上还是从安全上都没有保证”。工商执法人员向记者说,这样的服装给儿童来穿显然是非常不合适的。执法人员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当场责令整改。
除了服装,工商部门还暂扣儿童玩具156件、德国NUK奶嘴52个——这些奶嘴竟然没有任何中文标识。执法人员将对上述问题作进一步调查处理。京口工商部门提醒说,对校园周边新设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工商部门都有具体准入要求。如从事食品经营、餐饮小吃的必须领取《食品流通许可证》和《餐饮服务许可证》方可领取营业执照。校园周边500米以内,娱乐歌厅、网吧、棋牌、彩票等行业一律不得准入。对从事食品、文化、文具用品的校园周边经营户,工商部门要求必须建立商品索证索票制度、进货查验制度、经营户自律承诺上墙制度,进货、销售台账齐全。
- 警惕网红产品裹挟青少年(2024-10-29)
- 福建省消委会开展灭蚊灯比较试验 木之林、澳柯玛等15款样品蚊虫捕杀率较低(2024-10-25)
- 眼部按摩仪效果到底怎么样?浙江省消保委发布眼部按摩仪比较试验结果(2024-09-25)
- 遇台风列车停运、车祸受伤没去成演唱会,猫眼平台不退费合理吗?(2024-08-21)
- 消费者不该成为网络博主直播引流的工具(2024-04-19)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4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