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评论

刘澄:经济型连锁酒店遭遇成长的烦恼

2012年05月09日 15:58 信息来源:http://www.ccn.com.cn/news/xiaofeipinglun/2012/0509/410437.html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名家专栏”之《刘澄观察》,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刘澄为您评说:经济型连锁酒店,遭遇成长的烦恼。

刘澄:经济型酒店是相对于传统的全服务酒店而存在的一种酒店业态,它的最大的特点是房价便宜,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美国,如今在欧美国家已是相当成熟的酒店形式。

经济型酒店近年来在中国也获得了快速发展,像如家、七天、汉庭等经济型连锁酒店,已经从沿海扩张到内地,迅速占领了中低端酒店消费市场,逐渐成为很多工薪阶层外出旅行的首选旅店。

经济型酒店之所以能风行中国,其核心的竞争力在于房价便宜。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经济型酒店只强调客房设施的舒适性和服务的标准化,只提供客房和早餐,去除了其他非必需的服务,从而大幅度削减了成本。

但是,经济型酒店在削减成本的同时,千万不能忘记了酒店的根本——清洁卫生,这是房客对经济型酒店的最起码的要求。但是,这个最起码的要求,逐渐被一些经济型酒店的经营者有意无意的淡忘了。

最近媒体调查发现,很多经济型酒店都存在严重的卫生问题。率先被媒体曝光的是如家酒店青岛中山路劈柴院店,该店卫生管理混乱,甚至发生用擦过马桶的毛巾再擦杯子的事情。

管理松懈、卫生状况差的问题同样也出现在国内多家知名经济型连锁酒店。面对成本上涨的压力,为了降低成本,很多经济型酒店只能打起了卫生保洁的主意。

手段之一,降低客房服务员工资成本。尽管酒店都订立了比较详细的卫生保洁要求,并且在酒店的显要位置都张贴着关于卫生管理的制度,如果保洁员能按这些要求做到,人们自然会住得安心。但酒店从降低成本角度考虑,付给客房服务员的工资很低,并实行计件工资,一般客房服务员一天要负责打扫二三十间客房,劳动强度很大。为了完成清扫任务,对客房打扫一般是马虎处理,很难兼顾保洁质量。打扫房间时,客房服务员基本上只用拖把将地板拖干净,而床头、床头柜、电话机、电视机、窗台、桌子等摆设基本上不会打扫,除非明显能看出来有灰。而酒店为了降低成本,对客房保洁工作不敢严格要求,所谓的监管措施一般只停留在规章制度上。

手段之二,降低卫生保洁的物品成本。为了降低保洁物品消耗,很多保洁物品多次重复使用,像曝光的“毛巾门”事件就是典型,用同一块抹布来擦马桶、脸盆和杯子,即使白抹布擦成黑色也不换。至于很多酒店标榜的消毒措施,更是“一纸空文”,很多酒店没有消毒柜等消毒设备,即使有,也是摆设,很少使用。

“毛巾”门发生以后,如家酒店集团表示该门店属于加盟店性质,今后要将加盟店和直营店都要纳入到如家管理体系,不会对加盟店松懈。如家加盟店所发生的“毛巾”门事件绝非偶然,实际反映了中国经济型连锁酒店的通病。

随着核心城市及黄金地段布局的基本完成,以及开店费用的上升,想要继续依靠自身力量扩大规模力不从心,而放慢扩张速度又面临被竞争对手超越的危险,在此背景下,为了追求规模效应,经济型酒店往往将规模扩张重点放在加盟店上,结果导致加盟标准放松,低成本加盟店疯狂扩张,部分经济型酒店加盟店比例一路飙升,从30%攀升到现在的70%多。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