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信息

“神州第一吊”展示“中国制造”实力

2010年10月18日 11:07 信息来源:http://www.cqn.com.cn/news/zgzlb/diwu/349304.html

智利矿难救援牵动了世界亿万人的神经,而中国设备在援救现场大显神威,参与智利被困矿工救援任务的三一SCC4000履带起重机,由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设计生产,在2006年正式下线,被誉为“神州第一吊”,曾获得上海科技博览会金奖,在电控、力限系统、液压装置等方面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它起重达400吨,是迄今我国出口到南美洲地区最大吨位的履带起重机。他成为中国制造的典型代表。本刊编辑部将来自新华社的相关简讯与三一重工官网的最新图文综合编组,以此文向“中国制造”成就的创造者致敬。

由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一台起重机日前因参与智利被困矿工救援而受到关注。据了解,这一型号起重机不仅在智利市场有着良好的口碑,而且早就有参与国际救援的先例。

智利当地时间10月6日上午,在沙漠的艳阳下,漆成鲜亮中国红的三一自主设计、研发、制造的履带起重机部分零件,被6辆卡车组成的车队送往智利矿难救援现场,准备参与33名被困矿工的最后救援工作,现场欢呼、掌声不断。守候两个月之久的被困矿工家属看到车队激动万分,他们手持智利国旗和圣母像,唱起为矿工们鼓劲的自创歌曲《加油矿工们》,为家人祈求平安。

8月5日,位于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中的圣何塞铜矿发生塌方事故,33名矿工被困于700米深的地下。智利政府在制定救援计划时,选定由中国三一重工下属子公司三一科技设计生产的SCC4000型履带起重机承担起吊救援舱的重任。

三一重工智利分公司服务经理郝恒作为起吊作业技术服务工程师参加救援行动。

郝恒说,智利政府在众多救援方案中选中这台机器承担拉起任务,是对中国重工业的肯定和认可。郝恒是现场唯一参与救援的亚洲人。郝恒及三一技术人员到达现场后,经过仔细勘察和计算,选定了两个起吊工作点。

郝恒对煤体说,救援的主要困难在于“救援胶囊(即救人用搭载舱)”能否顺利通过井深100米下的一处拐点,因为在升井过程中,“胶囊”和通道内壁会产生巨大的摩擦力,同时起重机自重超过330吨,也将给管道内壁带来巨大压力。如果通道内岩层在巨大压力下出现脱落和碎石,很可能会卡住正在升落井的“胶囊”,导致救援行动无法顺利进行甚至被迫中止。

郝恒说,按照正常的工作流程,只需要2天至3天,设备就可进入一级待命状态,随时展开救援。他为能参加这次救援行动感到自豪和骄傲,同时也深知自己责任重大。

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余天羽透露,在智利,目前起重400吨以上的大吨位履带起重机不到10台,三一SCC4000履带起重机在2008年采购、2009年正式投入使用。

据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智利项目负责人介绍,在此次参与救援任务前,我国制造的这一型号起重机与利勃海尔、马尼托瓦克等国际知名品牌的400吨级履带起重机同等竞争,智利政府最终选择了三一科技公司生产的履带起重机。此次智利矿难发生地处于沙漠地带,现场救援环境恶劣。据了解,救援现场将打通一条近700米深的救援通道,三一起重机首先负责救援通道内的内壁铺设任务。内壁铺设完成后,“救援胶囊”(即救人用搭载舱)才能安全深入井下实施救援工作。

事实上,“神州第一吊”参与国际救援早有先例。2007年7月,一艘重达6000吨的渡轮在北爱尔兰驶向英国希舍姆港口途中,遭遇巨浪搁浅于沙滩。随后,英国安德森起重机租赁公司使用三一SCC500履带起重机参与救援,吊装重摆倾斜至轮船右舷侧的汽车、卡车和集装箱。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