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酒驾猛于虎
朵朵烛光难再见逝者脸庞,菊花百合漂亮却让人感伤……
5月9日,是京城英菲尼迪车祸案逝者一周年的忌日。遇难者遗孀连同30多名亲友,站在长安街边——去年酒驾英菲尼迪撞菲亚特造成一家三口两死一伤的肇事逃逸案件发生地,一同为逝者默哀祈福。
5月17日,备受关注的英菲尼迪车主肇事案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被告人陈家因酒驾致两人死亡、一人重伤,被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于5月20日被判无期徒刑。
与此同时,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5月17日一审宣判:酒驾的著名音乐人高晓松以危险驾驶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并处罚金。5年内不得驾驶机动车。
几乎每个人都明白这样的事实:如果与事故有关的司机没有酒后驾车,很多人是可以幸免于难的,很多家庭仍是幸福美满的。然而,如此的事例每天都充斥在我们的耳旁……
酒驾,第一马路杀手
资料显示,我国平均每天有近200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已经被列为世界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在中国,每年由于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就达数万起,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超过数万人,相当于一个小型县,居世界第一,每5分钟就有一人丧身车轮,每1分钟都会有一人因为交通事故而伤残。而造成死亡的交通事故中,50%以上都因酒后驾车。酒后驾车的危害触目惊心,已经成为交通事故的第一大“杀手”。
在国外也差不多是同样的情况。在美国,超过30%的汽车事故死亡案例与司机酗酒有关。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仅2008年,这些事故就造成了11773人死亡。
生命,该怎样去尊重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同时城市交通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居民出行频繁,汽车交通量剧增,从而使得交通拥堵问题凸显,交通事故频发。很多人的生命,在路途中,在他人和自我的疏忽中,轻易地失去了。
据来自警方的资料,绝大多数交通事故都是因为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违法行为而引发的。这里既包括驾驶者也包括行人。生命该怎样去尊重和被尊重?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却被很多人一次次地忽略了。
2004年5月1日,我国出台了《道路交通安全法》。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道路安全管理的法律,它赋予了行人在人行横道上的绝对优先权,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道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通行,必须停车让行……
今年5月1日起,备受关注的《刑法修正案(八)》和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施行。新规为公安机关依法查处酒后驾驶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重要法律依据,加大了对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的教育和震慑力度。
难道只有法律才让我们学会对生命的尊重吗?
为唤起人们关注交通事故正在夺去大量生命这一事实,我国从去年开始把每年的4月30日定为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
可是,依然有那么多的人是在发生了惨剧之后才会去反思。
改善,需多方面入手
提高公民的交通安全意识、规范交通行为,不是一个个体行为,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不仅需要科技部、公安部、交通部的努力,也需要教育部、卫生部等其他相关行政部门,以及社会相关管理和保障机构共同努力,需加强立法,加强执法,加强教育,加大交通安全设施和管理领域研究的投入。
据了解,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交通安全压力增加,我国交通部、公安部、科技部等部门大量增加了这方面的科研项目。有关专家提出,作为汽车企业也要不断提高车辆制造水平和安全性能,提高汽车操纵的稳定性,不仅要在车辆的生产源头和市场准入上制定严格法规,在车辆运营环节也要加以严格规范。
无数的事例证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增强公民的安全意识是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措施之一。提高驾驶员素质不仅要提高驾驶员的操作技能,而且要提高驾驶员的道德水准,同时规范驾驶证的考核制度。
治理,各国都有猛药
酒驾屡禁不止,恐怕还要从惩罚上找原因。面对危害猛如虎的酒驾事件,记者搜集了一些国外的资料发现,各国都是罚字当头,决不手软。另外,执法公正也是治理酒驾成功国家的共同特点。这些方面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美国有的州视酒驾为蓄意谋杀:美国法律规定,酒后驾车一经查实立即逮捕,并列入个人档案。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超过0.1%,则以醉酒驾车论处。如系首次醉酒驾车,除了罚款250美元~400美元之外,还可判处坐牢6个月。倘若酒后驾车被吊销执照,仍继续驾车,将罚款500美元或坐牢一年。有的州甚至将醉酒驾车视为“蓄意谋杀”定罪。
英国让酒驾肇事者终身不再驾:英国对酗酒开车的初犯驾驶员,吊销驾照1年;在10年内重犯者吊销驾照3年,外加1000英镑罚款;酒后开车发生事故者将终身不能开车。
马来西亚让老婆彻夜教育老公:老婆也受牵连马来西亚有一独特的惩罚方式,一旦某位男性司机被发现酒后驾车,警方会立即拘留他,并将他的妻子也一同送进拘留处,关在一起,让妻子“彻夜”教育丈夫。
新加坡最长处10年监禁:初犯者将受到1000至5000新元的罚款或者长达6个月监禁;重犯者强制监禁1年,并且处罚金3000至10000新元;累犯者的罚金为30000新元及最长10年的监禁。
日本连带处罚同乘者及供酒者:醉驾判刑5年以下、罚金合人民币7万元。对于醉酒驾车者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100万日元以下罚款,并当场吊销驾照,3年内不核发驾照;饮酒驾车者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50万日元以下罚款;醉酒驾车造成人员死亡的驾驶员将被当场吊销驾照,且10年内不核发驾照。对于醉酒驾车司机的同乘者和供酒人,也要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50万日元以下罚款。
朵朵烛光难再见逝者脸庞,菊花百合漂亮却让人感伤……
5月9日,是京城英菲尼迪车祸案逝者一周年的忌日。遇难者遗孀连同30多名亲友,站在长安街边——去年酒驾英菲尼迪撞菲亚特造成一家三口两死一伤的肇事逃逸案件发生地,一同为逝者默哀祈福。
5月17日,备受关注的英菲尼迪车主肇事案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被告人陈家因酒驾致两人死亡、一人重伤,被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于5月20日被判无期徒刑。
与此同时,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5月17日一审宣判:酒驾的著名音乐人高晓松以危险驾驶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并处罚金。5年内不得驾驶机动车。
几乎每个人都明白这样的事实:如果与事故有关的司机没有酒后驾车,很多人是可以幸免于难的,很多家庭仍是幸福美满的。然而,如此的事例每天都充斥在我们的耳旁……
酒驾,第一马路杀手
资料显示,我国平均每天有近200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已经被列为世界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在中国,每年由于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就达数万起,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超过数万人,相当于一个小型县,居世界第一,每5分钟就有一人丧身车轮,每1分钟都会有一人因为交通事故而伤残。而造成死亡的交通事故中,50%以上都因酒后驾车。酒后驾车的危害触目惊心,已经成为交通事故的第一大“杀手”。
在国外也差不多是同样的情况。在美国,超过30%的汽车事故死亡案例与司机酗酒有关。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仅2008年,这些事故就造成了11773人死亡。
生命,该怎样去尊重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同时城市交通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居民出行频繁,汽车交通量剧增,从而使得交通拥堵问题凸显,交通事故频发。很多人的生命,在路途中,在他人和自我的疏忽中,轻易地失去了。
据来自警方的资料,绝大多数交通事故都是因为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违法行为而引发的。这里既包括驾驶者也包括行人。生命该怎样去尊重和被尊重?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却被很多人一次次地忽略了。
2004年5月1日,我国出台了《道路交通安全法》。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道路安全管理的法律,它赋予了行人在人行横道上的绝对优先权,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道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通行,必须停车让行……
今年5月1日起,备受关注的《刑法修正案(八)》和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施行。新规为公安机关依法查处酒后驾驶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重要法律依据,加大了对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的教育和震慑力度。
难道只有法律才让我们学会对生命的尊重吗?
为唤起人们关注交通事故正在夺去大量生命这一事实,我国从去年开始把每年的4月30日定为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
可是,依然有那么多的人是在发生了惨剧之后才会去反思。
改善,需多方面入手
提高公民的交通安全意识、规范交通行为,不是一个个体行为,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不仅需要科技部、公安部、交通部的努力,也需要教育部、卫生部等其他相关行政部门,以及社会相关管理和保障机构共同努力,需加强立法,加强执法,加强教育,加大交通安全设施和管理领域研究的投入。
据了解,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交通安全压力增加,我国交通部、公安部、科技部等部门大量增加了这方面的科研项目。有关专家提出,作为汽车企业也要不断提高车辆制造水平和安全性能,提高汽车操纵的稳定性,不仅要在车辆的生产源头和市场准入上制定严格法规,在车辆运营环节也要加以严格规范。
无数的事例证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增强公民的安全意识是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措施之一。提高驾驶员素质不仅要提高驾驶员的操作技能,而且要提高驾驶员的道德水准,同时规范驾驶证的考核制度。
治理,各国都有猛药
酒驾屡禁不止,恐怕还要从惩罚上找原因。面对危害猛如虎的酒驾事件,记者搜集了一些国外的资料发现,各国都是罚字当头,决不手软。另外,执法公正也是治理酒驾成功国家的共同特点。这些方面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美国有的州视酒驾为蓄意谋杀:美国法律规定,酒后驾车一经查实立即逮捕,并列入个人档案。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超过0.1%,则以醉酒驾车论处。如系首次醉酒驾车,除了罚款250美元~400美元之外,还可判处坐牢6个月。倘若酒后驾车被吊销执照,仍继续驾车,将罚款500美元或坐牢一年。有的州甚至将醉酒驾车视为“蓄意谋杀”定罪。
英国让酒驾肇事者终身不再驾:英国对酗酒开车的初犯驾驶员,吊销驾照1年;在10年内重犯者吊销驾照3年,外加1000英镑罚款;酒后开车发生事故者将终身不能开车。
马来西亚让老婆彻夜教育老公:老婆也受牵连马来西亚有一独特的惩罚方式,一旦某位男性司机被发现酒后驾车,警方会立即拘留他,并将他的妻子也一同送进拘留处,关在一起,让妻子“彻夜”教育丈夫。
新加坡最长处10年监禁:初犯者将受到1000至5000新元的罚款或者长达6个月监禁;重犯者强制监禁1年,并且处罚金3000至10000新元;累犯者的罚金为30000新元及最长10年的监禁。
日本连带处罚同乘者及供酒者:醉驾判刑5年以下、罚金合人民币7万元。对于醉酒驾车者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100万日元以下罚款,并当场吊销驾照,3年内不核发驾照;饮酒驾车者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50万日元以下罚款;醉酒驾车造成人员死亡的驾驶员将被当场吊销驾照,且10年内不核发驾照。对于醉酒驾车司机的同乘者和供酒人,也要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50万日元以下罚款。
- 纠正电影票不能退“霸王条款”(2024-10-28)
- 以旧换新带动数码产品消费增长(2024-10-25)
- 夸大宣传无异于饮鸩止渴(2024-10-23)
- 9月汽车消费者口碑指数:交车环节成为销售和售后弱项(2024-10-22)
- “全域式购物”成新趋势(2024-10-1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4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