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信息

四季沐歌力推“幸福保障房阳光热水工程”

2011年06月03日 10:47 信息来源:http://www.cqn.com.cn/news/zgzlb/diqi/420950.html

保障房是“十二五”的民生焦点;而绿色保障房则是节能减排与低碳建筑中的热点。

“十二五”期间,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将从“启蒙”阶段迈入“快速发展”阶段。根据住建部的要求,无论是保障房、廉租房还是经济适用房,首先“建筑节能”要达标。可以断言,绿色保障房将以燎原之势席卷整个建筑业。而这场革命,对于与建筑节能相关企业而言,无疑是一场“盛宴”。

太阳能热利用是低碳节能建筑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力推“幸福保障房阳光热水工程”的四季沐歌太阳能早已在这场盛宴中抢先“卡位”。

中小企业受挑战

保障房是保障百姓安居乐业的民生工程,是保障百姓住上绿色环保、高品质、经济实惠房子的民心幸福工程,对企业而言,保障房则意味着绿色安全的“责任工程”。

太阳能行业对“盛宴”的解读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就太阳能热水行业而言,2010年总产值是600多亿元,1000万套保障房,意味着今年的市场增量将有100个亿的空间。太阳能企业要占有和分享这100亿的蛋糕,必须设计符合保障房市场需求的产品,同时拥有迎合工程市场低成本的价格优势,这对很多中小企业而言,就是一种挑战。

近年来,随时技术的进步,把太阳能的利用纳入环境的总体设计,将建筑、技术和美学融为一体,使太阳能设施成为建筑的一部分,在技术层面已经成熟,只是全面推广有待政策的推动,观念的普及,人性化的设计与利用。

对此,四季沐歌认为,中标绿色保障房工程,“品质和成本”是关键。目前,四季沐歌太阳能“幸福保障房阳光热水工程”已全面启动。在绿色保障房建设中,控制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增量成本,不仅是企业的责任,也是一种企业实力的体现,四季沐歌作为行业领军者,拥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全产业链的成本优势。

探索商业运作模式

目前,由于保障房的绿色配套建设标准和政策迟迟没有出台,参与保障房建设的企业没有准入门槛,导致保障房“绿化”很多是停留在表层。保障房是一个比较大的建设范畴,包括廉租住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也包括限价商品房。不同的居住人群、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人文需求,使得保障房的建设和与保障房“绿化”工程相配套的服务也应该是多元化的。

对此,四季沐歌一直致力于多样化、多能源复合系统的综合解决方案和全流程一站式服务,不仅是与房地产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把太阳能热利用植入到地产规划设计中,并且在商业模式上作出探索,比如:“合同能源管理”和“太阳能热利用BOT项目”商业运作模式。

“合同能源管理”是上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最先采用的一种市场运作的节能机制,是太阳能企业与用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用户通过能源优化节省的费用算作利润双方共同分配的一种商业运作模式。而太阳能行业“BOT项目运作”则是太阳能企业投资建设和安装太阳能系统,太阳能企业参与分户计量的能效经营,在收回自有资金后,太阳能企业将项目转让给市政或其他市场经营机构。

据业内人士介绍,太阳能企业的节能建设,不仅仅限于家庭热水的系统解决方案,还广泛应用于建筑的采暖、制冷、干燥除湿、新风乃至太阳能热发电。但是,太阳能企业要在建筑节能领域大显身手,还需要很长的路和很多的政策支持。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成产业趋势

从全球能源危机到中国多省市居民用电紧缺,太阳能这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利用已经被充分认知。在建筑物的运行能耗中,生活热水和采暖占了能源消耗的很大比重,因此,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也将从建筑理念演变为一种产业趋势。

四季沐歌工程技术公司副总经理张晟耀表示,绿色保障房和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是推动太阳能光热进入2.0时代的引擎。如果太阳能热水器是行业的1.0时代,那么围绕人与建筑的需求而展开的与热能相关的应用则是2.0时代的标志。这个时代,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技术和产品是建设绿色建筑、绿色社区、绿色城市,推动自然和人居和谐共生的纽带。

面对3600万套保障房的产业发展契机,四季沐歌选择及时“卡位”,既体现了四季沐歌的企业实力,也表现了四季沐歌积极推进绿色保障房建设的企业社会责任。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