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签不购车者该不该罚
近日,一条北京市交通部门针对中签后不购车现象,准备采取惩罚措施的消息引发了各方强烈关注,摇号机制如何改进,限制申请是否合理,各界说法不一。
按照北京市有关限购政策规定,第一期购车指标将于7月26日到期,这意味着这部分指标到期不购车将作废,重新进入摇号池,废号重新被利用。
据了解,自今年1月开始摇号以来,中签几率越来越小,第一期中签几率基本为10:1,到了第三期已攀升到20:1,而今年第5期已经到了30:1。有专家预测,到年底,中签几率很可能到50:1,一号难求的现象将愈演愈烈。面对几率越来越小的局面,北京车市又出现了中签不买车的现象。
不久前,在北京市缓解拥堵网站(www.bjhjyd.gov.cn)新开辟了“征求意见栏”,主题为“中签后不购车您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该征求意见称,《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及其实施细则颁布实施以来,存在申请小客车指标中签后不购车现象,社会上对此有看法。为进一步完善措施,从5月26日起至6月8日期间征求意见,拟对中签不购车的行为采取措施。记者看到,对于可能采取的相关措施,征求意见设立了4大选项,分别为“仍为6个月有效”、“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摇号”、“二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摇号”、“其他看法”。“征求意见”意味着,如果中签后不购车,有可能面临一年甚至二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摇号的严厉处罚。
对于弃号者该不该惩罚,各界看法不一。近日新浪一项调查“如何看待北京拟对中签不购车进行处罚现象”的调查显示,赞同处罚的达63.4%,他们认为主要是为保障公平,提高摇号效率,应过滤掉不急于购车的申请者。另有33.1%的质疑者,他们主要认为一刀切的惩罚方式不合理,应该允许中签者有受客观因素影响改变购车计划的情况出现。那么,中签不购车另有什么原因呢?记者采访中发现,有的参与中签确实比较盲目,在购车计划未定之际,提前参与摇号而中签。但是,当中签后,由于资金不到位,或因停车费、油价上涨等新变化,购车热情动摇了,所以选择弃号。还有的是全家总动员,而多人中号,造成弃号。
记者看到很多网友一致呼吁用制度法规制裁、限制弃号者。认为中签不购车是一种失信行为,损害了其他想购车而未中签者的利益。社会需要诚信,建设诚信社会需要对失信者予以惩罚。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汽车分会会长苏晖认为,目前汇总意见和交通部门明确的新规定仍未出台,说明要对中签不购车者处罚与不处罚,从社会舆论角度看,并不比出台治堵方案压力小。因此作出最后决定是很困难的一件事。他认为,有关部门应该尽量完善摇号管理机制,制定出避免弃号现象发生的政策。一年甚至二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摇号的制裁有些欠妥。也有法律专家认为,不能因为我中号而没买车,就取消我今后的购车权利。惩罚中签不购车行为,有违法律精神。
英孚思国际信息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朗学红建议中签消费者,买车要早动手,提前看好车型,中签后抓紧购车,在号到期前两三个月就应该出手。还有专家呼吁有关部门应该尽快掌握废号数量,做好“空号回流”工作,不要让中签、买车积压在年末,造成市场混乱。
近日,一条北京市交通部门针对中签后不购车现象,准备采取惩罚措施的消息引发了各方强烈关注,摇号机制如何改进,限制申请是否合理,各界说法不一。
按照北京市有关限购政策规定,第一期购车指标将于7月26日到期,这意味着这部分指标到期不购车将作废,重新进入摇号池,废号重新被利用。
据了解,自今年1月开始摇号以来,中签几率越来越小,第一期中签几率基本为10:1,到了第三期已攀升到20:1,而今年第5期已经到了30:1。有专家预测,到年底,中签几率很可能到50:1,一号难求的现象将愈演愈烈。面对几率越来越小的局面,北京车市又出现了中签不买车的现象。
不久前,在北京市缓解拥堵网站(www.bjhjyd.gov.cn)新开辟了“征求意见栏”,主题为“中签后不购车您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该征求意见称,《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及其实施细则颁布实施以来,存在申请小客车指标中签后不购车现象,社会上对此有看法。为进一步完善措施,从5月26日起至6月8日期间征求意见,拟对中签不购车的行为采取措施。记者看到,对于可能采取的相关措施,征求意见设立了4大选项,分别为“仍为6个月有效”、“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摇号”、“二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摇号”、“其他看法”。“征求意见”意味着,如果中签后不购车,有可能面临一年甚至二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摇号的严厉处罚。
对于弃号者该不该惩罚,各界看法不一。近日新浪一项调查“如何看待北京拟对中签不购车进行处罚现象”的调查显示,赞同处罚的达63.4%,他们认为主要是为保障公平,提高摇号效率,应过滤掉不急于购车的申请者。另有33.1%的质疑者,他们主要认为一刀切的惩罚方式不合理,应该允许中签者有受客观因素影响改变购车计划的情况出现。那么,中签不购车另有什么原因呢?记者采访中发现,有的参与中签确实比较盲目,在购车计划未定之际,提前参与摇号而中签。但是,当中签后,由于资金不到位,或因停车费、油价上涨等新变化,购车热情动摇了,所以选择弃号。还有的是全家总动员,而多人中号,造成弃号。
记者看到很多网友一致呼吁用制度法规制裁、限制弃号者。认为中签不购车是一种失信行为,损害了其他想购车而未中签者的利益。社会需要诚信,建设诚信社会需要对失信者予以惩罚。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汽车分会会长苏晖认为,目前汇总意见和交通部门明确的新规定仍未出台,说明要对中签不购车者处罚与不处罚,从社会舆论角度看,并不比出台治堵方案压力小。因此作出最后决定是很困难的一件事。他认为,有关部门应该尽量完善摇号管理机制,制定出避免弃号现象发生的政策。一年甚至二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摇号的制裁有些欠妥。也有法律专家认为,不能因为我中号而没买车,就取消我今后的购车权利。惩罚中签不购车行为,有违法律精神。
英孚思国际信息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朗学红建议中签消费者,买车要早动手,提前看好车型,中签后抓紧购车,在号到期前两三个月就应该出手。还有专家呼吁有关部门应该尽快掌握废号数量,做好“空号回流”工作,不要让中签、买车积压在年末,造成市场混乱。
- 纠正电影票不能退“霸王条款”(2024-10-28)
- 以旧换新带动数码产品消费增长(2024-10-25)
- 夸大宣传无异于饮鸩止渴(2024-10-23)
- 9月汽车消费者口碑指数:交车环节成为销售和售后弱项(2024-10-22)
- “全域式购物”成新趋势(2024-10-11)